張永喜:聞令而行 不負初心
摘要:白天深入到疫情防控一線調研,晚上到各卡點督導檢查,每天回到鎮里再晚,也要主持召開班子成員碰頭會,研究部署第二天的疫情防控工作;
駐馬店網訊(記者 張學偉 通訊員 曹耀強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沒有回過一次家,沒有吃過一頓應時飯,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心里裝的全是百姓,一天到晚想的都是工作,他就是全鎮黨員干部的主心骨,廣大人民群眾的貼心人——洙湖鎮黨委書記張永喜同志。
一、提高站位抓防控,當好第一責任人。
疫情防控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鎮黨委書記、疫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他站在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這項工作,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使命,把主體責任記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在行動上,親自擔任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對全鎮的疫情防控工作親自抓,負總責,主持制定了《洙湖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應急工作方案》和《關于洙湖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加強紀律的若干規定》,這些具有前瞻性的舉措,保證了洙湖鎮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創新思路戰疫情,打贏防控阻擊戰。
一是推行六戶聯防,實行群防群控。對各村民組群眾進行排班,6人編成一班,3人編成一組,負責一天的值班,做到全民抗疫。二是落實“三包一”,隔離不隔愛。由鎮干部負責隔離湖北返鄉人員,信息反饋;村干部負責該戶的日常生活;村醫負責疫情防控知識的普及、測量體溫和室內外消毒消殺;三是設立流動哨,打好防疫游擊戰。從“六戶聯防”中抽調一部分人組成流動哨,在村內進行宣傳并教育、驅散扎堆聚集人員。四是補齊宣傳短板,推行“三個一”。憑借一個紅袖標、一個工作證、一個手提小喇叭,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走街串巷逐戶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五是重拳治聚集,扎堆受訓誡。他要求紅事一律取消,白事禁止聚餐。對扎堆聊天的進行批評教育,對聚眾飲酒、聚眾打牌的帶到派出所進行訓誡,自疫情防控以來,該鎮共訓誡126人。六是突出黨建引領,創新入黨模式。在疫情防控中,共在卡點成立了3個臨時黨支部,在各村成立了黨員先鋒崗和青年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在黨員發展上大膽創新,疫情防控期間,有8名表現突出的同志被批準火線入黨。
三、以身作則抓防控,戰“疫”一線顯身手。
“寧挨家人千句罵,不聽百姓一聲哭”,他常用該鎮一名村干部的話自勉。作為一班之長,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率先做到;疫情防控期間,為了堅守初心使命,他從大年初一到現在,一連20多天都沒有回過一次家,盡管家里有妻子兒女,有讓他時刻牽掛的80多歲的老母親;因為在他看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白天深入到疫情防控一線調研,晚上到各卡點督導檢查,每天回到鎮里再晚,也要主持召開班子成員碰頭會,研究部署第二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一天到晚連軸轉,困了,就在車上瞇一會兒,有時回到鎮里,錯過飯時,他就在辦公室里泡碗方便面,短短的20多天,他的足跡踏遍了全鎮的村村落落,他真正是把洙湖當成了自己的家,把洙湖百姓當成了自家人。
有人說他是“為了工作不要家,干起工作不要命”的“拼命三郎”。可他卻說:“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組織將這副擔子交給我,我就要為這6萬多父老鄉親負責,為了洙湖百姓的健康,我就是拼上這條命也值得。”
責任編輯:宋東風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