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沙漠蝗對我國危害幾率很小
摘要:由于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邊境與尼泊爾和緬甸沙漠蝗發生區毗鄰,不排除有少量蝗蟲隨季風遷入我國的可能,但造成危害的幾率很小。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密切跟蹤境外蝗災動態,并安排植保專業技術人員加強邊境地區的蝗蟲監測,嚴防境外沙漠蝗遷入危害,全面做好境內外蝗蟲防控應對準備。
新華社北京2月16日電(記者于文靜)當前,一些國家正遭遇歷史罕見的蝗蟲災害。據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消息,考慮到我國邊境地區地形地貌、氣候特點及沙漠蝗的遷飛習性,沙漠蝗危害我國的幾率很小。
據了解,沙漠蝗是非洲、亞洲熱帶荒漠地區的河谷、綠洲上的重大農業害蟲,飛行能力強、食量大,可聚集形成巨大蝗群。受雨量充沛和季風時間長等因素影響,當前東非、西亞及南亞一些國家正遭遇歷史罕見的蝗災。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歷史上發生的飛蝗與沙漠蝗有相似的遷飛習性,但屬于不同的生物種。專家分析認為,我國史料中尚未發生沙漠蝗危害記載,但專家推測在云南、西藏自治區的聶拉木有沙漠蝗的分布。40攝氏度左右是沙漠蝗蝗蝻和成蟲遷移活動的條件,相對濕度需要達到60%至70%。沙漠蝗猖獗發生的最大擴散區為緬甸、尼泊爾和印度。
這位負責人說,春季發生區的蝗群遷飛方向為印度—尼泊爾—緬甸—我國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考慮到我國邊境地區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阻隔,蝗蟲很難越過高海拔的寒冷地區。由于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邊境與尼泊爾和緬甸沙漠蝗發生區毗鄰,不排除有少量蝗蟲隨季風遷入我國的可能,但造成危害的幾率很小。
據悉,近年來,我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屬于世界領先水平,防蝗藥械儲備比較充足,國內蝗蟲大面積暴發風險很低,危害可防可控。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密切跟蹤境外蝗災動態,并安排植保專業技術人員加強邊境地區的蝗蟲監測,嚴防境外沙漠蝗遷入危害,全面做好境內外蝗蟲防控應對準備。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