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德塞:中國從源頭上控制疫情的措施令人鼓舞
摘要:2月15日,在德國慕尼黑,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第56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講話。新華社記者 逯陽 攝 譚德塞15日在慕安會主會場介紹當前疫情時說:“我已經多次稱贊中國,我還會繼續這么做,正如我稱贊任何從源頭上應對疫情暴發從而保護本國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國家一樣。”
2月15日,在德國慕尼黑,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第56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講話。 新華社記者 逯陽 攝
新華社慕尼黑2月15日電(記者任珂 朱晟)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5日在德國慕尼黑表示,中國采取的從源頭上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令人鼓舞,盡管這些措施讓中國付出了很大代價,但為世界爭取了時間,減緩了病毒向世界其他地方傳播的速度。
14日開幕的第56屆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譚德塞專程前來參會,會議主辦方還組織了一場有關此次疫情的邊會。
2月15日,在德國慕尼黑,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第56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講話。 新華社記者 逯陽 攝
譚德塞15日在慕安會主會場介紹當前疫情時說:“我已經多次稱贊中國,我還會繼續這么做,正如我稱贊任何從源頭上應對疫情暴發從而保護本國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國家一樣。”
譚德塞說,應對當前的“COVID-19”疫情,需要國際社會團結起來,而不是污名化。“應對疫情的暴發,國際社會最大的敵人不是新冠病毒本身,而是導致人們對立的污名化。”
譚德塞說,在對抗疫情的同時,國際社會還需要同虛假信息和謠言做斗爭。假新聞比病毒傳播得更快,也非常危險。謠言和虛假信息阻礙了國際社會對疫情作出反應。為此,世衛組織正在與一些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公司合作。
譚德塞呼吁國際社會加強應對公共衛生危機的意識。他認為,埃博拉和“COVID-19”疫情的暴發再次表明,國際社會做好準備而不是恐慌有多么重要。當前事實表明,國際社會還沒有準備好。“全世界在應對恐怖主義襲擊方面花費巨大,但卻在預防病毒攻擊上花費很少。然而病毒攻擊可能比恐襲更加致命,在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的破壞也更大。這是一種危險的短視。”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