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縣王勿橋鄉:退役軍人在抗“疫”戰線勇擔當
摘要:在王勿橋鄉,像周新聞、王愛民、李峰、詹宏亮、張杰、李睿這樣戰斗在防“疫”一線的情景,只是眾多退役軍人參與疫情防控的一個縮影。
駐馬店網訊(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陳昊)當前,全國上下同心協力,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2月2日,正陽縣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發布致全縣廣大退役軍人的倡議書,倡議書在王勿橋鄉退役軍人群體中引起了熱烈反響。王勿橋鄉退役軍人服務站高度重視,充分認識疫情的危害性、可控性、緊迫性,動員全全鄉退役軍人充分發揚敢打硬戰的精神,勇于擔當、模范帶頭,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當中。
連日來,王勿橋鄉數名退役軍人沖鋒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用實際行動捍衛人民群眾利益,彰顯了聽黨指揮能打勝仗的優良作風。
“ 你好!請靠邊停車,關閉空調,將頭伸出窗外,主動接受體溫檢測。”2月3日上午,王勿橋鄉吳黃路馬莊村鄉級卡點,該鄉自然資源所所長周新聞正在對一輛駛入的車輛進行檢查并協助醫務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周新聞1987年參軍入伍,1992年從部隊退役,回到家鄉成為一名基層工作者。他說,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十分迫切,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又是一名黨員,為了打贏這次防疫阻擊戰,我應該做出自己的貢獻,展現新時期退役軍人的風采,為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年輕時我是一名戰士,現在雖然已過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紀,但軍人的熱血還在,我是退伍軍人,一線必須有我……”該鄉扶貧辦退役軍人王愛民說道。年前,剛剛結束駐馬店市2019年脫貧攻堅年終成效考核的他,還沒來得及調整,這幾天一直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在新豐村執勤卡點,他每天在卡點嚴控并勸返過往車輛及行人,進行防疫知識普及宣傳,并逐一做好檢查登記。
該鄉熊莊村扶貧專員李峰每天在值勤卡點上和同志們一起檢查車輛,宣傳疫情注意事項,登記過往車輛和人員,一站就是一天。他說:“作為一名退役軍人,關鍵時刻就得站的出來,沖的上去,為老百姓做點事,也為咱們黨和政府分憂。”
詹宏亮是該鄉馬莊村入黨積極分子,同時也是退役軍人,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他主動要求加入疫情防控工作隊伍,每天在防控點幫忙發放宣傳材料,整理防控物質。2月3日,他在自己生活并不寬裕的情況下,為村里捐贈了食用油,方便面等物質,且捐款200元。他說,要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2019年10月份從正陽縣廣電局單位分到王勿橋鄉的李睿,因遭遇意外車禍,不能正常工作。為了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他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捐款500元,用于購買醫用口罩及消毒液,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前幾天,我在政府工作群里看到,干部和群眾加班加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我很感動。”李睿說,作為一名退役軍人,沖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因為受傷不能在一線,我捐點款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一點微薄力量,這樣我心安些。
張杰是該鄉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這一次疫情爆發后,他立即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組織鄉、村8名退役軍人組建成立了王勿橋鄉退役軍人疫情防控工作小分隊,他們主動請纓,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張杰的這支退役軍人小分隊,堅持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本色,他們胡子長了顧不上刮,嗓子啞了顧不上喝水,24小時輪流值班,堅守崗位,積極配合協助鄉、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穿梭于各村莊、各個值勤點之間,開展疫情防控值守、走訪登記、宣傳引導、勸返居家、病毒消殺等工作,用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神風貌詮釋“我永遠是一個兵”。
在王勿橋鄉,像周新聞、王愛民、李峰、詹宏亮、張杰、李睿這樣戰斗在防“疫”一線的情景,只是眾多退役軍人參與疫情防控的一個縮影。目前,該鄉參加防疫工作的退役軍人有30余名,他們用義無反顧,挺身而出,正為守護人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奮力作戰,向他們致敬,為他們點贊。
責任編輯:楊濤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