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臥龍街道脫貧戶 義舉善行戰疫情 飲水思源報黨恩
摘要: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和李秋會一樣脫貧不忘領路人的貧困群眾還有很多:繩李社區貧困戶劉滿堂捐獻500元、王清堂捐獻300元,李永偉捐贈口罩100只,后聶社區貧困群眾聶連臣捐贈火煺腸、方便面等禮品4件,麥仁社區貧困群眾陳志超捐獻100元…… 貧困群眾中有的捐錢捐物,有的巡邏宣傳...
駐馬店網訊(記者 陳司 通訊員 劉來安)“老李,這錢我們不能收。你的心意我們領了,你的條件也不是多好,手頭也不寬裕,錢你拿回去吧。”
“這(防疫)是國家大事,我干不了什么大事,只能出一份小力,一定要收下。”這是上蔡縣臥龍街道繩李社區貧困群眾李秋會在社區干部拒收他捐贈的500元錢時,飽含深情地說出的純樸而又令人動容的話。
李秋會是2016年識別納入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脫貧。看到社區“兩委”干部和黨員代表連續多日堅守在疫情卡點,連過年也顧不上和家人團聚,再想到這幾年社區“兩委”對自己的照顧和幫助、幫助自己脫貧致富,他心里不是滋味,拿出500元錢來到繩李社區疫情防控卡點,不顧社區“兩委”干部的再三婉謝,執意留下。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和李秋會一樣脫貧不忘領路人的貧困群眾還有很多:繩李社區貧困戶劉滿堂捐獻500元、王清堂捐獻300元,李永偉捐贈口罩100只,后聶社區貧困群眾聶連臣捐贈火煺腸、方便面等禮品4件,麥仁社區貧困群眾陳志超捐獻100元……
貧困群眾中有的捐錢捐物,有的巡邏宣傳,有的卡點執勤,以不同方式為疫情防控傾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北大吳社區十二組居民吳勝利是一位肢體殘疾人,2016年納入貧困戶,2018年脫貧。在疫情防控中,他主動擔當起重殘托養中心的消殺和進出人員的體溫測量登記工作。
“吃水不忘挖井人”。這是后聶社區貧困戶、退伍軍人、老黨員王丙銀同志掛在嘴頭上的話。他不顧年老體弱,冒著嚴寒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線。連日來,他手持小喇叭宣傳疫情防控通告,逐人逐戶排查從湖北返鄉人員及密切接觸者,勸阻扎堆聚集人群,在防控卡點值班,為進出人員測量體溫,每一項工作他都兢兢業業、認真負責,并在自身并不富裕的情況下,向后聶社區捐贈了200元現金;以實際行動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不計個人得失、一名軍人退役不褪色、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
災難面前,他們不畏懼、不退縮,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勇敢面對困難挑戰,傾盡微薄之力報答黨和政府的恩情、回報國家和社會。在他們身上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閃耀著耀眼的光芒。
責任編輯:楊濤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