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的春季田間管理
摘要:預防倒伏和霜凍 對于旺長的麥苗,在拔節前每畝使用多效唑可濕性粉劑30g~50g加水30kg均勻噴霧,或深鋤7cm~10cm斷根控長,也可在破口至揚花期每畝使用勁豐80ml~100ml加水30kg均勻噴霧,降低穗頸節間長度,促使莖稈粗壯,提高抗倒能力。
王樹杰
春分已過,氣溫開始回暖,大麥生育進程將進入返青拔節期,這一時期是決定畝成穗數關鍵時期,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做好春季田間管理要因地、因苗制宜,早抓、早管,為奪取豐收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管理目標
因苗制宜,合理促控,協調產量結構,構建高質量群體;促弱轉壯,提高成穗率和穗粒數;控旺防倒,穩定穗數,增加粒數;防治病蟲害,促進大麥正常生長發育。
二、管理措施1.化學除草
年前沒有進行化學除草或防治效果差的大麥田塊,要及時進行化學除草。麥田闊葉類雜草如豬殃殃、播娘蒿、薺菜、野油菜危害較重的田塊,可用除草劑使它隆、苯磺隆(又名巨星、闊葉凈)、2甲4氯等。可供選擇的藥劑配方有:用20%的使它隆乳油40mL加18%的2甲4氯150mL,兌水30kg~40kg在雜草基本出齊后莖葉噴施,對豬殃殃有特效。
禾本科燕麥的防治返青拔節前,每畝用40%的愛秀80ml或大驃馬60ml加水30kg噴霧一遍化學防除,大麥田嚴禁使用含精惡唑禾草靈的除草劑。防治早熟禾可以用異丙隆防治,最佳施藥期為冬前雜草出苗高峰期,春季用藥時雜草草齡偏大,僅作為補救措施,一般冬前每畝用純藥60g~100g就能取得較高防效,每畝用水量保證在30kg以上。
化學除草的時間,要選擇日平均溫度超過6℃、天氣晴好、上午10時以后下午4時以前進行施藥。
2.合理追施返青、拔節肥
追肥根據苗情施用,凡麥苗葉色嫩綠、葉片披垂、無脫肥現象、群體較大的麥田,一般不施氮肥或少施氮肥;苗相長勢較差,單株分蘗少,群體數量不足,長勢不勻的田塊,每畝追施尿素3kg~5kg作平衡肥;對于土質差、基肥少、墑情不好、麥苗長勢弱的田塊,要結合澆灌返青拔節水,每畝施用尿素5kg~10kg,酌情追施孕穗起身肥,促進幼穗發育,減少無效分蘗,保證穗數和增加粒數,達到高產穩產。
3.預防倒伏和霜凍
對于旺長的麥苗,在拔節前每畝使用多效唑可濕性粉劑30g~50g加水30kg均勻噴霧,或深鋤7cm~10cm斷根控長,也可在破口至揚花期每畝使用勁豐80ml~100ml加水30kg均勻噴霧,降低穗頸節間長度,促使莖稈粗壯,提高抗倒能力。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于寒流來臨之前采取澆水、煙熏等措施,預防晚霜凍害。對遭受凍害的麥田,要立即追施速效氮磷化肥、噴施葉面肥,促進麥苗盡快恢復生長。
4.病蟲害防治
對于紋枯病病株率達到15%的麥田,每畝用12.5%的禾果利烯唑醇可濕性粉劑30g,或15%的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g,兌水30kg噴霧,隔7天~10天噴一次藥,連續噴施2次~3次,注意將藥液噴在植株基部。對于白粉病和葉銹、條銹病發病田塊,可在發病初期每畝用20%三唑酮乳油50ml或25%稀唑醇可濕性粉劑50g~60g加水30kg~40kg。根據發病早晚和流行快慢,可連續噴藥1次~3次,間隔7天~15天。苗期蚜蟲百株蚜量達到200頭時,每畝用5%的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g~15g或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g兌水40kg噴霧防治。
(作者單位: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駐馬店綜合試驗站站長、駐馬店市農業科學院糧作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