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海運:用擔當詮釋共產黨員的風采
摘要:疫情爆發以來,村里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上。蘇海運是縣農科站駐廟灣鎮趙莊村委第一書記,由于父親一直病重在床,他本想利用春節假期在家好好照顧父親。
駐馬店網訊(記者 田瑞德 通訊員 李琦)2月5日下午,平輿縣廟灣鎮趙莊村疫情防控監測點上,一位中年人突然癱軟地跪在地上,眼望蒼天,嚎啕大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這是蘇海運突然看到家人打來的視頻中父親穿著壽衣蓋著蒙臉紙時的一幕。沒能見到彌留的父親,沒能親自把老父親送走,痛得撕心裂肺,61歲的蘇海運還從來沒這么傷心過。
疫情爆發以來,村里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上。蘇海運是縣農科站駐廟灣鎮趙莊村委第一書記,由于父親一直病重在床,他本想利用春節假期在家好好照顧父親。可隨著疫情的發展,他只能把照顧父親的重擔托付給妻子,毅然于1月27日返回工作崗位,就此苦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上。一面利用喇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一面冒著被病毒侵蝕的危險,到各個村民組認真排查記錄武漢返鄉人員,拖著累得發軟的兩腿,蘇海運咬牙堅持,走村入戶,爭取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天有不測風云,2月1日家中來電說老父親病情加重,想見他。他雖萬分焦急,但仍忍著悲傷,含淚堅守在崗位上,繼續走訪排查武漢返鄉人員。同事們都勸他回家,但他咬牙堅持說,疫情防控要緊,我不能離開。2月5日下午正在卡點值班的他,突然接到家人的視頻電話,妻子淚流滿面的說“你再看一眼咱的父親吧”,他看到的卻是穿著壽衣蓋著蒙臉紙的父親,一下跪在了地上。為了疫情防控大局,為了村民群眾的安全,與親人們商量后,他留在了日夜堅守的抗疫一線,老父親的后事由家人操辦。
沒能見到父親最后一面成為了他最大的遺憾,但是他說:“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身為一名共產黨員,駐村第一書記,必須盡自己的力量守護好全村人的安全。” 他以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為榮,積極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蘇海運一直盡自己最大努力讓困難群眾早日脫貧致富。為了激發貧困人員的內生動力,強化弱勢群體的“造血”功能,他結合縣農科站農業科研優勢,傳授農業科技知識,調整種植結構,推廣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培訓、種植過程中的跟蹤指導,真正讓貧困戶和村里的農戶增產增效。很多村里人說:“蘇書記,你真幫了俺大忙了,俺按照你說的種地真有效,今年的產量和去年相比增加了一大截。”
趙莊村藤編廠建成投產,為村民增加了不少經濟收入。蘇海運表態:“你們在村廠房就業,給趙莊村爭了光,村里不會虧待你們的,表現好的,工資高的,出勤率高的,會給予獎勵”。他積極與單位溝通,幫扶單位農科站對趙莊村藤編廠務工人員評選出一批先進工作者進行表彰并形成常態化,對趙莊的產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有一次他到幫扶戶王自喜家中走訪,發現王自喜肺氣腫、肺心病犯了,呼吸困難,經了解才知道王自喜藥吃完了。他想起王自喜的病和老父親的一樣,就趁著回縣城的空,買了幾盒專治肺心病的藥,給王自喜送了過去。王自喜吃了藥后,效果特別好,當他第二次又送藥時,王自喜說“上次的藥錢還沒給你呢,這次得一塊給你”,他說:“不用了,這藥是我用醫保卡買的,沒花多少錢”。他就是如此一心為群眾著想,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蘇海運與駐村工作隊員一起,緊緊依靠縣鄉村黨委和支部的支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扶貧規劃,為村里找準了脫貧致富的路子,采取了一項項精準扶貧的措施,不斷改善趙莊村生產生活面貌,讓當地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無論是在抗疫一線,還是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蘇海運用真心和大愛詮釋了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擔當和風采。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