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一線的“跛腳村醫”
摘要:在整個抗擊“非典”期間,邱長興挨家挨戶走訪共計800多次。邱長興作為衛生室村醫,走村入戶為大家普及疫情防護知識,為村民送去口罩。邱長興告知他積極配合例行消毒、量體溫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家人的負責。
通訊員 劉長記 文/圖
邱長興在走村入戶為村民量體溫,守護生他養他的村莊。
在阻擊疫情的戰場上,有這樣一位鄉村醫生——他曾經入選2017年10月“中國好人榜”,先后被評為“汝南縣優秀鄉村醫生”“汝南縣殘疾人自強模范”“汝南縣人民醫院名譽醫生”等。他就是邱長興。
今年55歲的邱長興3歲時患上了小兒麻痹癥,左腿終生殘疾。1982年,邱長興進入汝南衛校學習,畢業后到汝南縣老君廟鎮老胡莊村衛生室工作,成為一名鄉村醫生,至今已行醫30多年。
穿上這身白大褂,我就要往前沖
作為老胡莊村衛生室的負責人,邱長興始終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1月24日,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發展,邱長興主動加入村排查組:“我參加過‘非典’防治,有經驗,我第一個請戰。”
2003年“非典”時期,邱長興作為村衛生室負責人積極動員村民主動報告自身體溫情況,對回鄉人員進行隔離消毒,有效保證了老胡莊村民的生命安全。在整個抗擊“非典”期間,邱長興挨家挨戶走訪共計800多次。
今年,邱長興已經55歲了,從除夕到大年初二這72小時里,他走遍老胡莊5個自然村,協助政府工作人員排查出武漢回鄉人員19人,這期間回到家只休息了五個小時。哪里有群眾需要他,他就會出現在哪里,經常是白天黑夜連軸轉。
年逾半百依舊奮戰在第一線
55歲的邱長興對筆者說:“作為醫生,救死扶傷、扶危濟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是我的職責,這輩子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到群眾健康平安。”
大年初一串門拜年是當地的傳統,按照傳統習俗,初一早上天一亮,村民都會走出家門相互拜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爆發讓這一習俗暫停下來。邱長興作為衛生室村醫,走村入戶為大家普及疫情防護知識,為村民送去口罩。
老胡莊村共有19名武漢返鄉人員,在疫情愈發嚴重的情況下,全國各地都出現了談“武漢”色變,邱長興義無反顧,不顧家人勸阻親自到這19人家中去,實地了解情況。雖然腿腳不便,但是邱長興依然堅持每天早、晚兩次為他們消毒、量體溫,告知疫情防護知識,讓他們自覺在家隔離15天。
用真誠感動離漢歸鄉人員
武漢疫情的發展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老胡莊村這19名離漢歸鄉人員牽動著老胡莊村3800多名村民的心,在這19名歸鄉人員中,年齡最小的7歲,年齡最大的64歲,分布在五個自然村,對于邱長興工作的開展也是一種挑戰。19名人員中性格迥異,邱長興每天的例行消毒、量體溫被個別人當作歧視,產生了反感。
1月26日早晨,天空下起了雪,邱長興騎著電動車來到了位于程莊的程某家,還沒走到門口,這家人就把大門鎖死,拒絕他進入。邱長興就在門口站著等,一站就是兩個小時,帽子、衣服落滿了雪,程某被感動了,開了門,接受了例行消毒、量體溫。這家人也向邱長興說明了原因:鄰居們異樣的眼光讓他們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也害怕自己真的出現體溫不正常被隔離。邱長興告知他積極配合例行消毒、量體溫既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家人的負責。程某表示,以后會積極配合,主動量體溫,自覺隔離。
疫情還未過去,邱長興說,他將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來守護生他養他的村莊,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力。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