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的過去
摘要:不管是經水路往下走,還是經旱路往上走,貨物在合水集散,人在合水聚散。“小街”,在合水的洪河北岸,與合水隔河相望,合水村四周是古老的寨墻,這里原來沒有村莊,只有兄弟倆在此支個鐵匠爐子鍛打鋤頭、鐮刀、鏟子之類,生意好、顧客多,有人便做起了其他生意,茶攤、飯鋪、干店(小旅店)應運而生。
張潤東
合水古橋風貌。(資料圖片)
幾年前,常聽耄耋之年的抗戰老兵、離退休老干部張國勝(土生土長的合水人,于2016年12月17日去世)講:新中國成立前,合水是洪河上的第一座大碼頭,是山貨出山的第一座碼頭,也是外面的貨進山的最后一座碼頭。
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前,合水可是個響當當的地方,別看它只是個小鎮,名氣一點兒也不比西平、遂平、舞陽縣城小。
合水上游是數百里山區,合水下游是數百里平原。山區的貨物由驢、馬、騾子和人運出山,道路稍好的地方用“土牛”運出山,聚集到合水后交易、裝船,再順流而下,運往西平、上蔡、平輿、新蔡等地,入淮河后可到全國各地;下游的貨物由船只運達合水后裝卸、交易,再運往山區。運出的是木材、木炭、竹子、生漆以及核桃、紅棗、板栗、山楂、桑葚、蠶繭、木耳、大豆、芝麻、玉米、高粱、谷子、紅薯、豌豆等;運進的是食鹽、茶葉、綢緞、布匹、鐵鍋、瓷器、堿面、斧子、鐮刀、砍刀等。不管是經水路往下走,還是經旱路往上走,貨物在合水集散,人在合水聚散。合水成為古西平西部重要而繁華的集鎮。
合水碼頭繁榮興旺,積聚了越來越多的錢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大商巨賈來做生意。合水街和河道兩岸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街市,飯店、客棧、日雜百貨店、糧行、銀行、鐵匠鋪、木工坊、刻章店、女紅坊、理發店、染布坊、花圈店、豆腐坊、五香調料作坊、酒廠、醬油醋坊、鹵肉店、當鋪、金銀首飾店、布匹綢緞店招牌林立、琳瑯滿目。磨剪子戧菜刀、釘鍋釘盆、涼粉、熱豆腐的叫賣聲和撥浪鼓的喧囂聲此起彼伏;夜幕降臨時,南北長街兩側街燈林立,到處是唱戲的、演木偶戲的、玩雜技的、說書的、耍猴的,引來男女老少圍觀,直至深夜他們才戀戀不舍地離去。這一切無不展示著合水昔日的繁華。
相傳,合水南寨門東南七里外,明末清初時,有位張姓老人搭了個草庵賣茶水,從合水過往的客商、騾馬、車輛川流不息,絡繹不絕,從雞鳴狗叫的早晨、人歡馬叫的后晌,持續到繁星點點的夜晚。有時馬幫在漆黑的夜里點起馬燈風雨兼程,便催生了茶站、客棧、飯店,路過的人喝碗茶、歇歇腳、談談生意。這兒與合水古鎮南寨門近,天一黑合水街的客商人滿為患,為了安全起見,東西南北的四大寨門就關閉了,南門外的客商就在茶庵就宿,那里吃住便宜,久而久之聚集成村,便叫作“茶庵”,且一直是個行政村。
“茶庵”東南幾里外就是當時的西平縣儀封鎮,儀封是一個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鎮,商代已形成村落和集鎮,周初為吳房國都,春秋和戰國時期先后屬柏、衛、蔡、楚和韓等國。春秋時期,孔子周游列國,解陳蔡之厄后,由蔡國去葉國,途經儀封,留下了千古不朽的佳話。孔子曾在這里辦學,留下了“黌廟”“黌學”“封人見圣祠”“王三官三難孔圣人”的文化遺產和千古傳說。如今,儀封已被河南省孔子學會認定為“孔子辦學圣地”,被國家命名為“河南省特色文化產業村鎮”。
2006年6月8日,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公布董橋村孫莊遺址為新石器時代遺址。董橋村孫莊離合水西北方向只有幾里地,相傳,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在此地居住,兩條河在未“合水”前,在合水的西南方向和東北方向被滾河與淃河圍圈的部分村莊,叫“二龍盤”,這一帶是嫘祖種植胡桑的基地和養蠶的地方,從地形來看,董橋西南方向、西北方向的村莊都是一凸一凹、高低不平的,李寨后河和小草河以前都是種胡桑的基地。
民國時期,合水鎮西門外保留一棵很粗的大桑樹,三個人都摟不住,這棵樹方圓50米都是扁擔粗細的枝條,吸引了眾人前來觀賞。當地老百姓說,前來參觀的男女老幼想吃桑葚時,從樹身上爬不上去,必須拉著周圍一人高的樹枝,像登梯子一樣往上爬,才能摘到美味的桑葚。
而這個村寨北大門,以洪河為界,以橋連接洪河北岸,南為合水古鎮(現為西平縣楊莊鄉的行政村),洪河北岸大堤之上是楊莊鄉的小街行政村,橋北這條南北路直通與此只有幾里路的嫘祖故里——董橋。
“小街”,在合水的洪河北岸,與合水隔河相望,合水村四周是古老的寨墻,這里原來沒有村莊,只有兄弟倆在此支個鐵匠爐子鍛打鋤頭、鐮刀、鏟子之類,生意好、顧客多,有人便做起了其他生意,茶攤、飯鋪、干店(小旅店)應運而生。久而久之,形成集市,木工、編織、縫衣、染布等行業興盛起來,這些行業對合水是補充,但集市比起合水的小,故稱作“小店街”,也叫作“小街”。新中國成立后,“小街”已經不是輔街,而是管轄四個自然村近三千人的行政大村。
合水北門過“小街”東北方向有一個行政村叫“新鋪”。據說,其來歷也與合水有關,也是“小街”張姓家族的延伸。
東漢建立前,王莽篡權,到處追殺劉秀,追到西平縣師靈鎮南,為擺脫王莽兵勇的追殺,他躲藏到新鋪村北一個破廟里,劉秀一進廟門,幾個大蜘蛛織的網很快把門罩上了,等到追兵趕到,見廟門口蜘蛛網完好無損,以為不會藏著人,便向別的地方追去了。從此,這個廟就被當地百姓稱為“藏王廟”,后來這個村改名叫蒼王廟村。
師靈鎮位于西平縣城西部、伏牛山系余脈,轄區大部分在師靈崗上,鎮政府在師靈村,位于師靈崗東端,距縣城40多里。1994年12月20日撤鄉設鎮,原轄行政區域不變。東與權寨鎮、譚店鄉交界,西與嫘祖鎮、舞陽縣接壤,南與楊莊鄉相連,北與權寨鎮、舞陽縣相鄰。
北魏至唐,西平故城在師靈,北魏襄城郡、北齊文城郡治所均在此。傳說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吳元濟謀反,據守蔡州。李愬奉朝廷之命征討之。夜宿西陵時,得到興國寺住持指點,雪夜襲蔡州,大敗叛軍,生擒吳元濟。因大師指點靈驗,故西陵改為“師靈”。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