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樓:產業鋪就崛起路
摘要:該合作社采取貧困戶入股分紅的合作帶動模式,2017年帶動64戶貧困戶,2018年合作帶動周邊163戶貧困戶,每年為每戶貧困戶發放1000元分紅。
記者 梁靈芝 通訊員 鄭磊 文/圖
冬棗種植成支柱,帶動鄉親來致富。
隆冬時節,全國重點鎮新蔡縣黃樓鎮境內,一派火熱的生產場景。
惠農中藥材生產公司里,貧困戶王堡壘正在車間里忙碌著。他2017年進入企業,目前月工資2000多元,已于2018年實現脫貧。目前,該鎮幾百名貧困群眾像王堡壘一樣在各類公司就業,平均每人每年增加收入2萬多元,順利實現脫貧。
黃樓鎮是新蔡縣的“西大門”,在傳統種植大區,如何發展鎮域經濟,實現農民持續增收?新一屆鎮黨委、鎮政府以脫貧攻堅工作為統領,立足自身實際,強力推動產業發展,助推一大批特色產業拔節生長,駛上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農業區的弱項是工業。在脫貧攻堅中,黃樓鎮補短板、強弱項,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劃建設了黃樓產業園和返鄉創業產業園。2014年以來,該鎮先后累計完成標準廠房8500多平方米,園區內道路硬化、水電設施齊全,其中僅返鄉創業產業園(位于該鎮魯莊村)就有2000平方米。
為助推農業規模種植,該鎮鼓勵土地流轉,大力發展農業基礎設施,幾年來先后投資600多萬元,新修“村村通”公路十幾公里,打井50多眼,為農業生產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為吸引企業入駐,鎮黨委、鎮政府制定招商政策,給予免租金、減費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入駐;廣泛發動黨員干部主動出擊,與在外務工創業人士建立聯系,邀請他們返鄉創業,造福家鄉父老。
枝繁巢暖引鳳來。鎮黨委、鎮政府“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決策,掀起了該鎮返鄉創業的熱潮。2016年以來,瑞亞牧業、盛喆新型建筑材料生產公司、旭日芳華飲品生產公司等一批項目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建成或開工,帶動了一批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目前,鎮內兩個產業園區先后入駐了瑞亞牧業、潤南漆業、景坤木業、裕豐新型墻材、瑩坤薯業、星玉牧業、田山建筑等企業,企業每年繳稅500余萬元,為黃樓鎮經濟發展提供了財力支撐。企業固定員工28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員工63人),人均月工資2300多元;季節工4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員工85人)。
瑞亞牧業采用“公司+養殖大戶+養殖基地+貧困戶”等模式,引導貧困戶種植青儲玉米等飼料作物,吸納貧困戶就業增收。通過金融幫扶,2016年、2017年帶動1031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實現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
建在村頭的扶貧車間里,藤編、服裝、皮具、太陽帽、門加工等產業紛紛入駐,村民們多年來“不出村就有錢掙”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一個人富不算富,整個村富才叫富。魯莊村黨支部書記黃田生以前在平輿縣開辦的有新型墻體材料公司,生意做得挺紅火。當選魯莊村黨支部書記后,他投資3000萬元在魯莊村建立了新蔡縣盛喆新型墻材有限公司,公司固定資產2500萬元,年產新型建材磚8000萬塊,年營業收入2800萬元,上繳稅金300余萬元。
石湖村村民石珍身殘志堅,大學畢業后先后在北京、天津自主創業。2018年,他決定回鄉創業,鎮領導得知消息后,主動與他對接,以真誠的態度和過硬的作風打動了他,旭日芳華飲品生產加工項目順利在黃樓鎮返鄉創業園落戶。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投資800余萬元,主要生產礦泉水、碳酸飲料、果汁等產品,已帶動附近46名群眾實現就業,其中貧困戶28人,每月可為群眾增加收入3000元。
2017年,平輿縣退伍軍人王新社投資1000多萬元,成立了新社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中藥材1000畝。加工園區內建有無菌化分揀房、烘干車間、冷藏倉庫等標準化廠房4棟。合作社種植的玫瑰、菊花加工成養生茶供應給商場、超市銷售,種植的知母、丹參、白芷、蛇床子等中藥材銷往安徽亳州中草藥市場和中藥飲片加工廠。該合作社采取貧困戶入股分紅的合作帶動模式,2017年帶動64戶貧困戶,2018年合作帶動周邊163戶貧困戶,每年為每戶貧困戶發放1000元分紅。
在鎮黨委、鎮政府的支持下,農業規模種植、特色種植如雨后春筍迅速發展,形式多樣的農作物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
綠潤農業種植合作社流轉土地500多畝,種植冬棗,帶動20多戶貧困群眾增收;佛潤特種麥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流轉土地1000多畝,種植青稞,并發展精深加工,目前已成為全縣小米加工生產基地,帶動50多戶貧困群眾增收;在石家湖村,500畝荷蘭豆種植成為富民增收的好項目……
在黃樓鎮,逐漸形成了覆蓋中藥材種植加工、特色養殖、農產品深加工、飲料加工、新型墻材加工的產業鏈,一個以現代農業為基礎、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呼之欲出。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