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文:初心不改本色依舊
摘要:帶領村民一起致富 軍人出身的葉立文,有著一種勇往直前的闖勁兒。葉立文培育、種植雪松的行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成功地帶動了徐建、劉建華等多名人員,共奔小康致富路。
□全媒體記者李玉榮 通訊員劉國民文/圖
葉立文在打理雪松苗圃。
他是孤寡老人的“兒子”,是貧困戶的貼心人;他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是村民的平安“守護神”……他就是正陽縣銅鐘鎮王寨村村民葉立文。
為五保老人養老送終
提起葉立文,村民都會豎起大拇指。說來已是3年前的事了,在王寨村余堰村有位孤寡老人叫王中合,他雖然享受著政府提供的“五保戶”補貼,但身患重病,行動不便,生活難以自理。看到老人孤老無靠,葉立文,一名極富愛心的80后向他伸出援手,奉上無微不至的照顧。
王中合老人行動不便的幾年間,他的4畝多田地一直由葉立文代為收種。葉立文不僅不收取費用,還從自家開辦的超市里拿來糧油、水果等接濟老人。直到2018年,老人安詳地離開人世,葉立文對他的照料才結束。老人在彌留之際滿眼淚水,拉著葉立文的手說:“你真是我的貼心人,不是兒女勝似兒女啊!”
初心不改 軍人本色凸顯
去年,當葉立文得知本村貧困戶金發昌生病后,第一時間駕車送其入院就醫,并帶去禮品。金發昌感激地稱葉立文是年輕的“老好人”。盡管這是小事一樁,但對一個無法自理的生病老人來說,就是一個莫大的慰藉。
作為一名普通的村民,葉立文緣何如此熱心地助人為樂?答案是:緣于他的軍人本色。葉立文是一名退役軍人,中共黨員,曾在部隊服役期間,因表現突出被評為優秀士兵,并榮獲三等功一次。而今,退役回鄉的葉立文把部隊的優良傳統帶回家鄉,在振興鄉村建設的大潮中努力拼搏,盡顯軍人本色。
帶領村民一起致富
軍人出身的葉立文,有著一種勇往直前的闖勁兒。當面對鄉親們有致富需求但苦于無門時,他決心摸索一條致富之路,給鄉親們做個引領與示范。在風云變幻的市場經濟浪潮中,葉立文摸爬滾打多年,南下打過工,從事過糧食購銷生意,開辦過秸稈加工廠。無論成功或失敗,葉立文從未退縮氣餒,在他的身上,迸發著勇往直前的果敢與堅韌。去年,葉立文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主動前往貴州考察,學習雪松苗圃種植管理技術。爾后,他帶頭培育、種植雪松近四十畝。目前,他培育的雪松樹苗郁郁蔥蔥,長勢喜人。
致富路上不孤行。葉立文培育、種植雪松的行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成功地帶動了徐建、劉建華等多名人員,共奔小康致富路。
村民的平安“保護神”
2018年5月,積極向上的葉立文當選為銅鐘鎮王寨村治安主任,負責本村的綜合治理工作。綜合治理工作涵蓋面廣,瑣碎繁雜,事關社會穩定的大局,任何一個細枝末節出現紕漏,就會造成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面對如此復雜的局面,葉立文虛心向老同志學習,吃透有關政策精神,努力提高業務技能,厘清工作思路,力爭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村民李衛新和李華新兩人因土地糾紛鬧到村委后,葉立文立即組織人員趕到現場,經多次細心丈量雙方田地面積,耐心地講解利害關系,終于化干戈為玉帛,問題得到合理解決,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重歸于好。憑著這股認真負責的韌勁,在葉立文負責綜合治理工作的兩年間,全村未出現一例上訪事件,王寨村也連續兩年被正陽縣銅鐘鎮政府評為綜合治理先進村。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