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城區諸市鎮:純天然紅薯粉條鋪就致富路
摘要:據了解,截止目前,該鎮已有大規模加工粉條廠10多家,平均每家年產粉條10萬斤,增加了群眾收入,直接吸收剩余勞動力100多人就業,,全鎮依靠粉條產業收入達100余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粉條專業鎮。
駐馬店網訊(記者 郭磊 通訊員 米山)近年來,驛城區諸市鎮相元村和馬老莊村通過當地政府引導、農戶帶頭等措施,利用當地傳統工藝手工制作粉條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粉條加工產業,粉條加工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之一。
12月5日,在驛城區諸市鎮相元村陳樓村民組村民楊民家中,筆者看到10余名村民在熱氣騰騰的手工粉條生產作坊里緊張忙碌著,在村邊道路兩旁掛滿了晾曬的紅薯粉條,陽光下,一根根粉條泛著晶瑩剔透的光芒。楊民家的粉條由于質量、色澤和口感都非常好,市場銷路一直不錯,每年都供不應求,坐等商販上門收購。
“現在大家都講究吃綠色食品,我用的原料都是產自本地和確山瓦崗的優質紅薯,在淀粉及粉條加工過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劑、不進行任何化學處理,追求原生態、天然風味,最大程度保證紅薯粉條的風味和營養,所生產的粉條不愁銷路。” 楊民笑著告訴筆者。近年來,他將自己的純手工紅薯粉條加工廠開得有聲有色,還購買了小汽車,過上了夢寐以求的滋潤日子。
馬老莊村馬先莊村民馬萍在晾曬自家制作的粉條,她家今年收購25萬斤紅薯制作粉條,預計獲純利潤10多萬元。“現在政策那么好,只要愿意干、肯吃苦,就能過上好日子!今后,我還要和村里其他人聯合起來,把馬老莊村的紅薯粉條品牌越叫越響。”馬萍說。
據了解,截止目前,該鎮已有大規模加工粉條廠10多家,平均每家年產粉條10萬斤,增加了群眾收入,直接吸收剩余勞動力100多人就業,全鎮依靠粉條產業收入達100余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粉條專業鎮。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