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成試運營
摘要:“這是5000年前的粳稻,也是長江中游第一次發現史前稻作遺存,與現在的稻米品種最相近。”屈家嶺遺址先后出土8000多枚蛋殼彩陶。 “下一步,將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加快重點保護展示項目建設,把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成長江中游史前文明大遺址保護和利用的示范園區?!?/p>
新華社武漢11月27日電(記者黎昌政)長江流域第一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命名地、長江中游首次發現史前稻作遺存的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6日建成試運營。
湖北省荊楚大遺址傳承發展工程現場會26日在荊門屈家嶺舉辦,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同時試運營。
屈家嶺遺址20世紀50年代被發現,2005年入選國家文物局首批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是長江中游地區最早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先后進行4次發掘。
屈家嶺管理區教育和文化旅游局副局長羅祖俊介紹,遺址展示區包括屈家嶺、土地山、鐘家嶺、冢子壩等12處考古遺址點;景觀展示區展示水系景觀、水稻文化和生態景觀;服務管理區建有遺址博物館等服務設施。
“這是5000年前的粳稻,也是長江中游第一次發現史前稻作遺存,與現在的稻米品種最相近。”在屈家嶺遺址博物館,遺址保護中心副主任周麗指著展示的鎮館之寶“碳化稻谷”說。
博物館展出玉鉞、玉璜、石錛、石斧、石鐮等800多件文物。展出文物中,還有厚度僅0.5毫米的蛋殼彩陶酒杯,有紅黑灰三種顏色。屈家嶺遺址先后出土8000多枚蛋殼彩陶。“能做得這么薄,說明先民已掌握先進的快輪制陶技術。”
“下一步,將完善配套服務設施,加快重點保護展示項目建設,把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成長江中游史前文明大遺址保護和利用的示范園區。”屈家嶺管委會主任趙冬安說。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