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敦煌壁畫 復活千年舞姿
摘要:有了學術界的肯定,敦煌舞研究步入正軌,在教學實踐中,高金榮還開創包括手姿、手臂、單腳形態和琵琶道具組合在內的舞姿訓練課,編導了《敦煌夢幻》《極樂敦煌》等組舞以及教學劇目《千手觀音》《妙音反彈》等,為建立敦煌舞蹈藝術奠定了基礎,“活化”了敦煌壁畫。
新華社蘭州11月27日電題:緣起敦煌壁畫 復活千年舞姿
新華社記者任衛東、白麗萍、郎兵兵
40年篳路藍縷,春華秋實。近日,蘭州文理學院舉辦“敦煌舞”教學體系創建40年系列活動,通過精彩劇照、作品視頻、服裝、舞美沙盤和匯報演出等,再現中國敦煌舞藝術華光的璀璨瞬間。
緣起敦煌壁畫,復活千年舞姿。慈悲的多臂菩薩、凌空飛舞的伎樂天、威武的金剛……史學家在敦煌壁畫里找尋歷史,舞蹈家在敦煌壁畫里領悟曼妙舞姿。也在這里,敦煌舞走下壁畫,舞出了第一步。
1978年,改革開放的大幕拉開,文藝領域如同春天的大地,孕育著勃勃生機,甘肅省歌舞劇院藝術家們多次前往敦煌學習,創作出具有壁畫風格獨特流動韻律的經典舞劇《絲路花雨》。
1979年,新中國成立30周年之際,《絲路花雨》在京演出大獲成功,成為當時舞臺藝術的一股新風。這也讓許多舞蹈家從此愛上敦煌,甚至將他們整個生命都獻給敦煌舞教學,培育一代代青年舞者。
85歲高齡的高金榮曾任甘肅省藝術學校副校長,是敦煌舞教學體系的創始人。《絲路花雨》的成功展演讓她靈感突現,隨即寫了一篇舞蹈評論《絲國盛世舞婆娑——談絲路花雨的舞蹈創作》,從此與敦煌壁畫結緣。
為了復活敦煌舞姿,高金榮長期駐扎莫高窟,把臨摹的敦煌壁畫舞姿圖掛滿辦公室,白天仔細對比研究,晚上挑燈研讀文獻史料,從舞伎的眼神、手勢、體態開始,提煉出基本舞姿形態。
敦煌壁畫上的優美舞姿是靜止的,而簡單的模仿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舞蹈藝術。高金榮嘗試以隋唐時期所制定的九部樂、十部樂中具有三結合特點的《西涼樂》為基礎,吸收當地民間舞“滾燈”擺胯下沉動作、戲曲舞蹈中的某些步法、佛教的某些手勢動作等內容,讓每個動作都產生內在的韻律。
1980年《敦煌舞教學大綱》出爐,敦煌舞教材的成功創編,使壁畫上的優美舞姿重新律動起來。同年,原甘肅省藝術學校招收第一屆敦煌舞班學生。1981年,高金榮帶著這批學生遠赴敦煌,表演編創完成的舞蹈訓練課程,有專家觀看后激動地稱贊:“這就是敦煌舞。”敦煌舞命名由此而來。
有了學術界的肯定,敦煌舞研究步入正軌,在教學實踐中,高金榮還開創包括手姿、手臂、單腳形態和琵琶道具組合在內的舞姿訓練課,編導了《敦煌夢幻》《極樂敦煌》等組舞以及教學劇目《千手觀音》《妙音反彈》等,為建立敦煌舞蹈藝術奠定了基礎,“活化”了敦煌壁畫。
經過40年的共同努力,《絲路花雨》歷代演職人員將敦煌壁畫“搬上”舞臺,高金榮將敦煌舞引入課堂,敦煌舞教學和科研體系逐漸建立并完善。敦煌舞已成為中國古典舞流派之一,眾多高校培養出21屆近千名敦煌舞表演人才,遍布全國藝術院校和院團。
敦煌題材產生了《大夢敦煌》《敦煌古月》等眾多作品。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地開花,以敦煌舞為代表的舞劇多次在沿線國家亮相,成為溝通民心的藝術橋梁。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