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傳圖書合作社
摘要:他除了在本校聽魯迅先生講課外,還經常到北大聽李大釗同志演講“唯物史觀研究”“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工人的國際運動”等,很快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并于1923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了汝南縣最早的一位共產黨員。這些書報雜志由李渭濱的哥哥李漁濱經管,并建立了借閱登記手續。
這里雖說沒有生死搏斗的戰斗場面,也沒有曲折迷離的故事情節,但它卻真實地記載了汝南縣最早的共產黨員李渭濱熱情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動人事跡。
李渭濱出生在書香門第,父親李慕含是晚清秀才,早年病故,母親多病,家中生活并不富裕。因此,他自幼讀書十分刻苦,加之天資聰穎,幾年內除了讀完老師教過的書外,還讀了不少家藏的經、史、子、集,深受老師贊賞。1919年,北京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五四反帝愛國運動,當時在河南省立汝南中學學習的李渭濱積極響應,帶領進步同學上街游行,散發宣傳品,張貼標語、漫畫,緝查日貨,擴大了五四運動在汝南縣的影響。中學畢業時,由于他成績優秀,同時被三個大學錄取。他為了尋求真理,就選擇了北京世界語專門學校,專修俄語。該校是國民黨左派徐謙創辦的,魯迅先生曾在此任教。因此,他還遭到一些右派學生的譏諷,說他是“吃蘿卜的”(意思是吃蘇俄的津貼盧布),但他毫不動搖。他除了在本校聽魯迅先生講課外,還經常到北大聽李大釗同志演講“唯物史觀研究”“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工人的國際運動”等,很快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并于1923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了汝南縣最早的一位共產黨員。
1924年,李渭濱正是風華正茂之時。他利用暑假回汝南的機會,廣結青年學生,宣傳馬列主義,很快結識了許多在開封、信陽、武漢等地上學的上蔡籍、汝南籍學生田淑民、溫其旭、鄧立庵、王俊、溫仁齋、劉東杰等。他利用在一起聚會的機會,把在北京的所見所聞生動形象地講給同學們聽,如什么是十月革命、列寧是世界上的偉人、共產主義的理想是什么等。由于他性格忠厚豪爽、對人和氣、知識淵博、口才流利,成了青年的好朋友。
假期是短暫的,怎樣才能更好地、經常地交流思想、宣傳馬列主義呢?在李渭濱的倡導下,1924年7月創辦了一個圖書合作社。他擔任社長,社址就設在他家里。參加合作社的人員大部分是進步學生和老師,有30人。凡入社者每人交社費3元至5元(銀圓),用這些錢購買了《京報》《晨報》《向導周報》《中國青年》《共產主義淺說》《語絲》《莽原》《河南少年》等數十種進步書報雜志。這些書報雜志由李渭濱的哥哥李漁濱經管,并建立了借閱登記手續。假期內,由讀者到書社借閱,開學后就利用郵傳方式互相傳寄,所以就取名“郵傳圖書合作社”。這個書社辦得非?;钴S,像一塊磁鐵吸引著各界的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新的思想使許多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為中共汝南黨組織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摘自《駐馬店紅色故事選編》)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