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雕塑、國畫雙棲藝術家張愛武先生
摘要:在張愛武看來,泥塑從業者要吃透傳統內涵,呈現人文畫面,講好中國故事。不久前,張愛武成立了泥塑藝術研究所,希望有一批有天賦的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為行業注入新鮮血液。張愛武說。
身上的光環源自背后的付出
——記雕塑、國畫雙棲藝術家張愛武先生
張愛武參加第五屆中國非遺大賽時與面塑大師董鳳岐女士合影。
與黃淮學院外籍學者進行文化交流。
著名畫家范揚為張愛武的長卷題“吳道子送子天王圖”。
□全媒體記者 李賀建
張愛武先生是我熟悉的陌生人。說熟悉是因為2014年以前我在小記者部時就聽聞他的大名,當時我組織了30多
名小記者去他在黃淮學院的雕塑工作室參觀。他先
是帶領小記者參觀他的雕塑作品,又現場制作泥人,
向小記者們講解雕塑的制作過程,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形象的藝術課。說陌生,是指雖然見過幾次面,但每次只是點下頭或匆匆交談幾句。直到最近采訪他,才和他有了長時間的交談。
愛武先生家住一樓,坐在他親手設計的茶房里,讓人
恍如隔世。明代的石刻龍頭、宋代的梅瓶型酒器、作為茶
案的清代門板,這一切器物讓人感到熟悉而親切,讓
人思緒悠遠。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張愛武從
藝40年。40年的時間里,張愛武從沒有停止
過對繪畫、雕塑、園藝設計的追求,他為
自己終身無悔的藝術情結奔忙著。
師承名門終有所成
張愛武出生在千年古驛站。“我小時候最先接觸的是美術。那時我家離電影院很近,經常看工作人員畫電影海報,我被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逼真的場景所吸引,經常站在那兒目不轉睛地看。時間長了,工作人員就認識我了。”張愛武說,“那時我上小學一年級,但藝術的種子已深深埋在了我心中。于是,我就央求爸媽給我買畫冊,我照著畫冊描。”寫字、畫畫成為他的生活習慣,以致現在不能一天不握筆。
1996年,他就讀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名師的教誨和傾囊相助下,從作品的立意構圖、總體布局,到多層次的藝術處理、線與面的結合,張愛武反復揣摩,努力實踐,通曉了雕塑的各種技法。雕塑和繪畫是相通的,2013年,他進入中國美院山水畫工作室深造,師從范揚、茹峰、金心明等教授。
作品花開全國為駐馬店代言
從藝40年,張愛武在繪畫、雕塑藝術領域孜孜以求,曾多次參加全國大展并獲大獎,贏得眾多贊譽,不少佳作被中國工藝美術館、個人收藏。
近年來,省內雕塑和美術大展,都會出現張愛武的作品。2012年,他的現代泥塑系列作品在首屆河南民間藝術展上獲得一等獎。2017年,他的雕塑作品《蟬》獲得河南省優秀獎。2018年,他的裝置作品《裝置藝術》獲得河南省優秀獎。
工筆畫《梁山好漢百將出征圖》是張愛武從2015年到2018年歷時4年創作完成的。這幅畫長13米,高2米。展開畫卷,一百零八位水滸人物躍然紙上。畫面中的人物形象鮮明,所持兵器和神態各異,彰顯出各自身懷的絕技。騎寶馬者、擎大旗者,更是威風凜凜,整個畫面人物之間的動作、表情相互呼應,層次分明。作者用國畫工筆彩繪語言,以嚴謹的造型、細膩傳神的線條勾描、豐富的色彩和恰到好處的渲染,使整幅畫生動起來。他巧妙地把人物姓名標注于服飾的帶扣、兵器等處,無不透出久蘊于心的藝術內力,以宏大氣魄完美再現了《水滸傳》中的人物風貌。2019年秋,該作品入圍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并入展第四屆全國壁畫大展。
“雖然每次展覽都是以我的名字冠名,但成果并非自己獨有,是駐馬店泥塑事業發展的縮影。”張愛武說,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和國脈連通,他期待自己的雕塑作品能在各種舞臺上講好駐馬店故事。
培育駐馬店雕塑傳人
盡管諸多榮譽在身,但在許多人眼中,張愛武是一個謙虛而踏實的人。作為河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黃淮學院特聘教授、驛城區“泥陶彩俑”非遺傳承人,張愛武始終覺得,要堅持“學高為師”,堅持“傳道授業解惑”,將傳承、光大駐馬店泥塑事業作為永恒的追求、永久的事業。
“我一直認為,駐馬店泥塑藝術要發展,人才培養是第一位的;所有雕塑技藝的傳承,依靠作品,更要依靠人。”張愛武說,多年來,他一邊從事泥塑作品研究,一邊注意培育泥塑技術人才,將培養人才視為第一要務。
張愛武確實是如此踐行的。他是黃淮學院特聘教授并在學校設有工作室,致力于培養泥塑制作與設計人才。
在張愛武看來,泥塑從業者要吃透傳統內涵,呈現人文畫面,講好中國故事。不久前,張愛武成立了泥塑藝術研究所,希望有一批有天賦的年輕人進入這個行業,為行業注入新鮮血液。“老一輩留存下來的技藝運用于新時代,就需要年輕匠人創作出適合新時代、符合市場審美潮流的藝術表現形式。”張愛武說。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