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e-tron即將掀起豪華電動車大戰
摘要:(奧迪e-tron刷新電動時代的駕駛樂趣) 據悉,截至2025年奧迪將推出30款電動車型,其中20款為純電動車型。在中國市場,奧迪e-tron于11月18日發布,并于2020年由一汽-大眾奧迪國產。
在新能源市場逐漸成為主流車企必爭之地的今天,豪華車企紛紛進擊新能源汽車市場。部分豪華車企均已有相對成熟的產品面向市場,例如寶馬I系列、奔馳前不久推出的EQC以及在國內掀起一陣熱潮的特斯拉。在今年火爆的復聯4電影中,“鋼鐵俠”駕駛了一輛帶有e-tron標志的奧迪概念車進入了大眾視野,也讓更多人對奧迪品牌的電動化產品充滿期待。
(奧迪e-tron GT概念車兼具奧迪GT跑車的經典設計比例及優越性能)
奧迪e-tron 作為奧迪品牌全面開啟電動化戰略布局的首款先導產品,奧迪在這款新車上下足了功夫,新車兼具了運動性和實用性。這款車型首次應用了雙電機與電動quattro四驅科技,在保障強勁動力輸出的前提下,NEDC標準下續航里程高達470公里。
(奧迪e-tron NEDC標準下續航里程高達470公里)
據了解,奧迪e-tron采用的創新性高智能能量回收系統,對續航能力貢獻高達30%。可通過三種模式回收能量:一是駕駛者松開油門后靠滑行實現的手動能量回收,顛覆以往松開加速踏板即回收的“非0即1”模式,可實現三級能量回收(0.1g, 0.2g, 0.3g),二是駕駛者踩剎車實現的制動能量回收,三是自動能量回收。
在這三種情況下,電動機都起到發電機的作用,將奧迪e-tron的動能轉化為電能,通過能量回收的強度可以管理回收到高電壓蓄電池中的能量。智能能量儲存系統和高效的熱管理系統,保證電池組工作處于25-35℃最高效率的溫度區間,以提升駕駛性能,延長電池壽命。
(奧迪e-tron采用主動開閉式八邊形單幅進氣格柵)
外觀方面,奧迪e-tron融合了家族化外觀設計元素,并將它轉化為電動汽車時代的語言,搭配眾多新潮細節,包括別具一格的迎賓踏板區域、橙色制動鉗和裝飾性尾部擴散器等。新車的前格柵沒有采用全封閉設計,而是有通風道,有利于內部部件的散熱,同時搭配e-tron矩陣式LED前大燈,貫穿式LED尾燈,e-tron專屬車門迎賓燈。此外,新車前包圍使用了較硬朗的線條進行勾勒,讓其正面有視覺沖擊。
內飾部分,雙液晶顯示屏,具有很強的技術感,全液晶儀表盤的外形也不同于奧迪的車型。新車使用了與A8相同的四輻方向盤,而科幻造型的擋把也符合這款新車的設計風格。此外,在副駕駛側的中央控制面板上有一個e-tron標志。在工藝和選材方面,奧迪e-tron從內飾線、布料、皮革,到縫線圖案都采用精心挑選的飾面材料、顏色和鑲嵌技術,均達到高品質標準;獨樹一幟的電路風格對比色縫線,在每一處細節都凸顯純電時代的來臨。
(奧迪e-tron應用了完全數字化的控制和顯示概念)
在AI智能化科技中,奧迪e-tron應用了完全數字化的控制和顯示概念。MMI觸控雙屏分別為10.1英寸和8.6英寸,為用戶提供了類似智能手機操作邏輯的多媒體控制系統,同時帶有觸覺和聲覺的操作反饋。上部顯示屏,駕駛者可以控制信息娛樂、電話、導航和一些e-tron的專屬設置,例如激活充電計時器,能量回收類型,或者是效率輔助功能等。下部顯示屏則用于文字輸入、舒適功能管理和氣候控制系統。自然語音控制系統和12.3英寸的奧迪虛擬座艙,則是數字化與智能科技化的一次完美融合,帶給用戶舒適高檔的駕乘體驗。
在如今已經火爆起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有像比亞迪、蔚藍、小鵬汽車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但是豪華電動車市場中,仍是特斯拉寶馬暫時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特斯拉的電動SUV車型可以說是獨占高端市場。但是奧迪作為德系三大傳統豪華品牌之一,在國內市場上擁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如今正式進軍新能源市場,憑借強大技術優勢、服務保障體系,奧迪或將終結特斯拉一家獨大的局面。
(奧迪e-tron刷新電動時代的駕駛樂趣)
據悉,截至2025年奧迪將推出30款電動車型,其中20款為純電動車型。在中國市場,奧迪e-tron于11月18日發布,并于2020年由一汽-大眾奧迪國產。豪華電動車大戰將隨著奧迪e-tron的問世全面打響,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