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創業者李敏 創立來村網 引來致富泉
摘要:通過“農村電商+訂單農業產業扶貧”,來村網與遂平縣17個鄉鎮政府簽訂訂單農業合作協議,帶動86家種植合作社開展農業訂單種植和農產品電商銷售,服務了13.
記者丁繼坡
來村網的新型電商扶貧模式被對外推廣。(資料圖片)
她畢業于北京大學經管系金融專業的80后才女,也是我市本土電商平臺來村網的創始人。2008年,她回到家鄉駐馬店投身鄉村電商行業,并于2015年6月創立來村網農村電商平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目前來村網已通過訂單農業種植、安置就業、流轉土地、電商代賣等“一促三帶”的模式,實現了用互聯網對農業訂單的分發、農業種植的指導、農副產品的收集銷售等,形成了新型電商扶貧模式。她就是我市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來村網董事長李敏。
2008年,李敏返回家鄉開始電子商務創業。2015年6月,李敏創立來村網農村電商平臺,采用“平臺+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村新型經濟聯合體+供應鏈金融”模式,通過農村電商服務站把農產品種植訂單分配給貧困村種植合作社,合作社吸納貧困戶為社員,實現了帶動合作社流轉貧困戶土地脫貧一批、貧困戶用工脫貧一批、帶動貧困戶種植脫貧一批、電商培訓孵化創業脫貧一批,打造新型電商扶貧模式。
訂單種植帶貧。通過“農村電商+訂單農業產業扶貧”,來村網與遂平縣17個鄉鎮政府簽訂訂單農業合作協議,帶動86家種植合作社開展農業訂單種植和農產品電商銷售,服務了13.2萬畝的花生、蘿卜、包菜、洋蔥、辣椒、冬瓜、紅薯等特色蔬菜和農作物訂單種植基地。同時,來村網為5000多戶家庭提供了一年四季每人每小時5元的務工機會,帶動合作社幫扶2000余戶貧困戶。
服務站點帶貧。來村網在駐馬店市建立176個鄉村服務站,實現以點帶面扶貧。比如遂平縣玉山鎮悅莊村服務站流轉土地100畝,土地流轉22戶,建設來村網育苗基地,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分類,實現安置就業幫扶30余戶,完成金融扶貧300萬元帶動60戶,帶動玉山鎮小麥套辣椒種植800多畝、花生種植700多畝、包菜種植1300多畝,其中貧困戶種植78畝,每畝每季度可收入4000多元。
網絡帶貧。為更好把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應用到小農戶和貧困戶的生產生活當中,來村網開展種植培訓1.5萬余人次,實現人工智能病蟲害防治遠程診療APP服務,駐馬店市及通過中國農產品投洽會合作的周口市太康縣、商丘市睢縣、安陽市內黃縣、甘肅省平涼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市和喀什縣等地區,分別以26萬畝種植基地開展精細管理、品控溯源和銷售等服務,探索以智慧訂單農業促進產業扶貧的新型電商扶貧模式。
目前,來村網APP已取得了8項技術專利,在農業信息化建設尤其是“互聯網+小農戶”發展鄉村振興和智慧農業方面的功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來村網先后被評為全國網絡扶貧“雙百”項目、省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八方援”河南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行動項目大賽一等獎、省脫貧攻堅創新獎等,李敏也被評為脫貧攻堅先進個人。③2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