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變身“創客小鎮” ——探訪新縣田鋪鄉田鋪大塆
摘要:近年來,村里依托紅色旅游資源,發展起20多家創客小店,帶動了村民脫貧致富,成為全國有名的“創客小鎮”。9月16日,在河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田鋪大塆考察。
創客店鋪“匠心工坊”出產的傳統工藝繡花納鞋墊。總書記來考察時,自己付錢買了幾雙鞋墊。
這是“不秋草”竹編手工藝品店。“不秋草”是竹子的別稱,取永不凋謝之意。總書記來考察時,也來到了這家店。
創客們起的奇趣店名吸引大家的目光。“女朋友的店”能進嗎?當然能進,這是村里一位小伙子替女朋友開的賣女孩飾品的店。
大塆牛欄是村里現存最早的建筑。2014年,大塆改造時,村民早已不再飼養豬牛,大多數牛欄豬圈都拆除了,專家建議將這處牛欄保留下來,現已成為大塆農耕文化的標本,見證了時代的發展變遷。
村前的這個晾曬場,不僅是村里一道亮麗的風景,也已成為一種鄉村文化。
□全媒體記者戶向陽文/圖
河南新縣田鋪鄉田鋪大塆是一個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別具特色的傳統村落。近年來,村里依托紅色旅游資源,發展起20多家創客小店,帶動了村民脫貧致富,成為全國有名的“創客小鎮”。9月16日,在河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田鋪大塆考察。總書記沿著村間小路,走進一家家創客小店,詢問手工藝品銷路、民宿入住率、小賣部經營等狀況。他強調,發展鄉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把傳統村落改造好、保護好。日前,駐馬店市委黨校2019年秋季主體班學員來到田鋪大塆,深學細悟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探尋這個傳統村落的鄉村振興之路。
身處大別山這塊紅色的沃土,田鋪大塆也沉淀著濃重的紅色基因。戰火紛飛的歲月,田鋪鄉誕生了一代名將許世友,鄉親們曾經有過的奉獻和犧牲,讓村后青龍嶺的蒼松翠柏永遠銘記。這個被青龍嶺包圍的小山村,5年前還名不見經傳,房屋有近百年歷史,環境破舊,大多數青壯年外出打工。
2014年,田鋪鄉政府與田鋪大塆村“兩委”著手村莊改造建設,發展鄉村旅游。在升級改造道路、供排水、垃圾中轉等基礎設施的同時,還保留了村落的歷史風貌和結構肌理。
2016年,“鄉村創客”的發展理念啟發了當地人。他們與上海的一家旅游管理公司合作建起了河南省首個“鄉村創客小鎮”,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讓山坳中這個平凡的村子變得時髦了。
創新創意融入美麗山水,現代小店碰撞古老村落,田鋪大塆把創業平臺給了返鄉農民和大學生,村民們既能入股分紅又能在家門口打工就業。隨著更多游客涌入,村民的日子也更加滋潤。2018年,游客超過3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500多萬元,吸納就業120余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人,年人均增收1.8萬元——創造這些數字的,就是這個只有81戶295名村民、367間房屋、名叫“大塆”的小山村。
滄海桑田,山村巨變。田鋪大塆把神圣的革命紅和醉人的生態綠,轉換為推動新時代新發展的鄉村振興新實踐,正朝著全面小康邁進。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