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零部件機遇、挑戰并存 “新四化”成創新突破口
摘要: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首先,零部件產業布局有所改善,但是產業結構還不夠完善;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蔡速平 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蔡速平則從企業的角度,肯定了零部件“新四化”對整車企業的重要程度。
付炳鋒指出,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合資合作及全球并購,在傳統制造和創新領域均實現突破。師建華則表示,我們同時也要認清形勢,目前中國品牌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依然落后于整車,需要面對關鍵核心技術缺失、外資品牌占據核心零部件產品市場等問題。
汽車產業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機,而零部件產業是支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付炳鋒表示,“‘新四化’的疊加交匯和相互賦能,為汽車產業的發展帶來能源動力、生產運行、消費趨向等變革,這也是中國汽車和零部件產業的重大機遇。”
活動現場
昨日(10月23日),2019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會暨高峰論壇在青島萊西市召開。會上,來自汽車行業的專家和企業高層等,就中國汽車零部件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加以分析。
創新和規模是生存之本 汽車零部件機遇、挑戰共存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新車產銷量連續10年世界第一。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過程中,本土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產業鏈協同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
根據對國內13019家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統計,2018年全年累計主營業務收入3萬億元,其中銷售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達到1.3萬家,對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進入2019年,中國零部件企業入圍2019全球供應商百強榜的共7家,同時行業也在整合資源,跨界并購項目增多。
“創新和規模經營是零部件企業的生存之本,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合資合作及全球并購,在傳統制造和創新領域均實現突破。”付炳鋒自信地表示,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已經具備乘用車及商用車零部件系統,零部件及子系統的產業化能力,產品實現了全覆蓋。同時,汽車零部件企業已具備較強的生產制造能力和一定的市場競爭能力,實現了規模化經營,在產業鏈之間形成了協同效應。
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
不過,我們也應看到,汽車零部件行業還面臨著嚴峻形勢,包括企業利潤空間逐漸收窄,大形勢不好等因素影響。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首先,零部件產業布局有所改善,但是產業結構還不夠完善;其次,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但是國際拓展的道路比較艱難;再次,零部件行業專業人才短缺,制約了行業的發展;然后,汽車后市場發展不夠成熟,零部件行業尚需規范;最后,零部件企業跟主機車的配套關系,包括結算周期長、結算方式落后,加重零部件企業負擔。
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總經理辛寧深有同感,“一方面,中國的零部件產業雖然進步很快,但現在的規模依然較小。另一方面,企業的研發投入不足,創新能力亟待提升。此外,企業對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判斷上,存在滯后性。”
汽車產業遇調整關鍵期 “新四化”成創新突破口
眾所周知,自2018年下半年起,國內汽車產銷量出現28年來的首次下滑,并延續至今。付炳鋒指出,汽車產業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機,汽車零部件產業是支撐汽車工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對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
師建華直言不諱地表示,可以預見,未來3-5年是汽車產業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零部件企業能否把握住機會,適應汽車產業調整的需要,找準定位、確立發展戰略,成為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共同課題。
“‘新四化’的疊加交匯和相互賦能,為汽車產業的發展帶來能源動力、生產運行、消費趨向等變革,這也是中國汽車和零部件產業的重大機遇。”付炳鋒表示,2018年汽車零部件收入增幅超過20%的18家百強企業中,多為主營新能源、智能汽車、電子的零部件供應商,展現出電動化和智能座艙等業務的積極拉動作用。
對此,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認為,在汽車“新四化”的發展趨勢下,世界領先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順勢做出戰略調整,在市場產業發展變革之際加快轉型,在多方面進行產業布局,積極興建新能源汽車、核心構件生產基地等一系列措施,使其保持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蔡速平
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蔡速平則從企業的角度,肯定了零部件“新四化”對整車企業的重要程度。“我一直在做整車,最近兩年分管零部件才發現,做零部件其實才最偉大。”蔡速平表示,隨著新能源和整車輕量化帶來的變革,傳統車企紛紛向“新四化”轉型升級,其中零部件的“新四化”才真正是整車發展要依靠的驅動和引領。
“零部件企業應該以‘新四化’為契機,超前布局,針對新四化等新方向早做布局、超前研發,在未來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師建華建議道。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