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不離 我必不棄: 77歲譚行岑守護植物人妻子24載
摘要:24年了,當我們問及譚行岑照顧妻子時最怕的是什么?每當老伴兒發脾氣不吃飯時,我就像哄孩子一樣哄她,給她講笑話逗她開心。她雖然是植物人,聽不懂我的話,但她只要把飯吃了,我就很高興。”古稀老人譚行岑細心照顧癱瘓老伴兒的感人事跡被街坊鄰里傳為美談,傳遞著愛的溫度。
譚行岑悉心照顧妻子。
妻子生病癱瘓后,年逾古稀的退休醫生譚行岑精心照護植物人妻子王守清24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了婚姻家庭版的“不拋棄、不放棄”。帶著感動,筆者慕名來到泌陽縣馬谷田醫院東側不遠的一個農家小院內,探訪了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
來到譚行岑家,老人正在廚房燒鍋給老伴兒做飯,鍋里蒸著一個香蕉和半個蘋果。“老伴兒一直是全流質飲食,這幾天她腸胃不太好,大便有點干,我給她加點水果。”譚行岑說,“這些年我的身體還可以,就是有腰椎間盤突出的毛病,直不起腰。”我們看到他家里里外外收拾得井井有條、干凈整潔,屋內沒有一點兒異味。院內的小菜園里一片翠綠,長滿了菠菜、韭菜、大蔥等,這都是譚行岑閑暇之余種植的。
1995年初,妻子王守清突然癱瘓在床、命懸一線。經過住院治療,妻子的性命雖然保住了,但成了不省人事的植物人。由于當年譚行岑還沒有退休,為了方便照顧妻子,他就在馬谷田醫院附近租了4間瓦房。鑒于妻子的病情比較穩定,考慮自己身體還不錯,完全有能力照顧妻子。于是,譚行岑就叮囑孩子們好好工作,他一個人主動承擔起照顧妻子的重擔。
譚行岑的3個兒子都很懂事,平時都以各種方式爭著孝敬父母。大兒子譚家甫和兒媳多年來一直遠在北京打工,譚家甫聽說母親病重,請假回家探望,臨走又塞給父親生活費。小兒子譚建春在馬谷田醫院當醫生,兒媳是教師,平常工作比較繁忙,可是小兩口總是擠出時間回家照顧母親。尤其是二兒子譚家剛和二兒媳高粉,長年累月跑客運,起早貪黑,但總是定期回到家里拆洗被褥、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照顧癱瘓在床的母親。
在譚行岑家里,我們看到西間的桌子上和柜子里擺滿了中老年奶粉、營養品等。“因為她長期臥床不起,消化系統不太好,所以做飯時我特別注意飲食搭配,營養均衡。”他一邊給老伴兒喂飯,一邊說。只見他用湯匙一勺一勺細心地給老伴兒喂飯,他的老伴兒雙眼睜著,張口吃飯時一直笑瞇瞇的。“為了怕他媽得褥瘡,孩子們專門買來帶氣墊的醫用升降床、輪椅等。我們老家的高邑鎮政府還給老伴兒辦理了低保。”譚行岑說。
24年了,當我們問及譚行岑照顧妻子時最怕的是什么?他說:“我最擔心的是她不好好吃飯,不吃飯就更沒法補充營養,病情就會加重。每當老伴兒發脾氣不吃飯時,我就像哄孩子一樣哄她,給她講笑話逗她開心。她雖然是植物人,聽不懂我的話,但她只要把飯吃了,我就很高興。”說完他呵呵地笑了。生活的重壓下,今年77歲的譚行岑仍然保持樂觀的心態。
他除了每天照顧老伴兒的吃喝以外,忙碌之余還經常抽時間用輪椅推著老伴兒出去曬曬太陽、逛逛廟會,讓老伴兒隨時隨地感受到有家人陪伴的幸福。曾有人問他,這樣做累不累?譚行岑說:“如果是我病了,我相信她也會這樣照顧我一輩子。每天能夠這樣陪著她、照顧她,也算是一種幸福和樂趣。”
提起譚行岑一家人的生活,鄰居們都豎起大拇指夸贊。“他照顧癱瘓在床的老伴兒已經20多年了,仍然非常樂觀,天天喜笑顏開,從沒對老伴兒發過脾氣,他才是十里八鄉少有的好丈夫。”馬谷田醫院73歲的退休醫生龍國栓說。古稀老人譚行岑細心照顧癱瘓老伴兒的感人事跡被街坊鄰里傳為美談,傳遞著愛的溫度。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