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殺手》遇冷 你會為李安的“技術創新”買單嗎?
摘要:而在北美市場,《雙子殺手》自10月11日上映以來,到13日在北美只收獲了2050萬美元的票房。《好萊塢報道者》在文章中寫道:“即使是奧斯卡獲獎導演和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也救不了《雙子殺手》在票房上的一敗涂地。”
《雙子殺手》遇冷
你會為李安的“技術創新”買單嗎?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莎莎
李安新片《雙子殺手》已于18日登陸內地大銀幕。不同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掀起的觀影熱潮,《雙子殺手》波瀾不驚,截至21日晚19點30分,僅收獲1.58億人民幣的票房。而在北美市場,《雙子殺手》自10月11日上映以來,到13日在北美只收獲了2050萬美元的票房。據悉,本片拍攝成本約為1.4億美元,此外還有約1億美元的市場營銷費用。根據消息人士及票房分析師預測,本片最終可能會面臨虧損。《好萊塢報道者》在文章中寫道:“即使是奧斯卡獲獎導演和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也救不了《雙子殺手》在票房上的一敗涂地。”
上映前《雙子殺手》的宣傳著力于“李安”和“新技術”兩個關鍵詞。提到李安,觀眾的刻板印象是人文的、哲思的、細膩的。而提到電影新技術,人們更容易聯想到《阿凡達》。知名影評人周黎明說,談《雙子殺手》,離不開整個電影科技的趨勢,即enhanced format。中文沒有約定俗成的翻譯詞匯,直譯是“加強格式”,也有說“高格式”,簡言之,跟傳統的影院放映相比,銀幕更加大(如Imax)、畫面更加清晰(超過24幀)、維度更多(如3D),數據量自然也更大(4K)。對于本片,中國市場的表現便是決定沉浮的關鍵。
周黎明說,《雙子殺手》在北美基本上成了棄兒,沒有一家影院采用120幀(因需要昂貴的設備升級),票房也無望沖進一億的門檻。但,海外票房大約是北美的兩倍。中國對于3D等“加強格式”的接受度,要遠大于北美。《雙子殺手》是一部類型片,科幻+驚險+動作,理論上講,市場要比《比利·林恩的中場休息》更大,而且,中國能放映120幀(及60幀)的影廳要比三年前多了許多倍。
然而,在中國,盡管李安賣力宣傳,《雙子殺手》并未取得預期中的成功。因為,這不是中國觀眾預料之中的“李安”,不是那個充滿哲學思考、東方智慧的李安。影評人黃嘯說:“《雙子殺手》的槍戰飆車商業大片看得很過癮。電影之所以評論兩極,因為這是李安作品,如果是《碟中諜》或者《速度與激情》系列拍出這水平,那是無可挑剔,還算是波段高位。我們習慣了跟李安要比電影更多的東西。李安對技術的癡迷和探索,怠慢了文戲難度,的確有目共睹。觀眾不接受李安拍一部視覺大爽,但不讓我們出電影院還百轉千回的片子。這的確是太苛求了,誰讓他是李安呢?”很多觀眾的至關感受是,《雙子殺手》劇本太弱,故事略顯平庸,甚至對白有些無聊。
周黎明表示,李安導演有一個堪稱驚世駭俗、但鮮少被報道的觀點:“加強格式”最適合表現的,不僅是追殺等動作戲,而是人臉。李安反復強調,《雙子殺手》里兩個威爾·史密斯,尤其是年輕版小克,臉部極其“通透”。在他看來,如此通透的臉,能讓你窺見人物的靈魂。李安曾說:觀看這種電影應該像觀賞中國山水古畫,“住”到畫中慢慢品味。“李安導演挑選了一個明顯配不上自己才華的劇本,仿佛潛意識中不想觀眾被故事帶跑,而是讓觀眾把焦點駐足停留在科技帶來的視覺體驗上,記住那張臉、那些單個畫面。這種做法能否得到大眾的認可,則是另外一碼事。”周黎明說。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