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動人工智能落地
摘要: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何曉斌說,當前我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模式有待完善,未來應該通過校企合作、校內跨專業等方式加強人工智能人才培養。
2019年被認為是人工智能落地的關鍵節點。推進人工智能落地,我們應當如何作為?
不少受訪專家表示,未來,人工智能將加快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融合,并有望塑造出新業態。
當前,人工智能與交通、醫療、金融、教育等領域結合,已經讓人們生活變得更智慧。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執行副院長韓亦舜說,安全是交通出行的痛點之一,清華數據科學研究院團隊與貴州合作,嘗試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通過采集分析動態數據、統一調度等措施,做到了對風險點的預判、疏導,提升了出行的安全性。
不過,在一些領域,技術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才能給行業應用足夠的支撐。網易高級副總裁、網易有道首席執行官周楓說,教育要更智能,就有賴于計算機視覺、自適應學習算法等一系列基礎技術的進步。
周楓認為,推進人工智能落地,我國擁有數據和市場規模優勢,但在底層技術和基礎研究上,距離行業頂尖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我們應該加強行業合作,共同突破技術瓶頸。
加快人工智能產業化,要從源頭找到真正有價值的問題。“創新要來自真實的市場需求,創業者應找到人工智能的應用場景,著重解決行業的難題。同時,學界應專注一些前沿基礎問題,搭建產學研良性互動的橋梁。”韓亦舜說。
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發展還需要尖端人才。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何曉斌說,當前我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模式有待完善,未來應該通過校企合作、校內跨專業等方式加強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此外,還可以建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學習分享平臺,讓更多對人工智能有興趣的人參與進來,從而形成豐富的人才儲備。
專家認為,一些大學鼓勵校內各系跨界和融合,誕生了很多很好的研究成果。高校院所應鼓勵跨界研究,讓不同學科互相碰撞,充分利用智力資源。
“應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在內的新技術,以及隨之帶來的變化,管理機制也需做出相應的調整。在確保風險可控前提下,盡可能給創新留下空間。”韓亦舜說。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