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余粉碎機的迷思:你會把底湯倒入洗碗池嗎?
摘要:實際上,垃圾研磨不夠細,只需在研磨方式上進行改進便可,而油脂處理和異味處理,實際上是可參考日本垃圾桶產品對廚余垃圾的處理思路,在廚余粉碎機中加入加熱裝置,對廚余垃圾進行除濕除油,然后加入活性炭等可以吸附氣味的材質,處理廚余垃圾產生的異味。
國慶假期,住在上海的阿杰在自己家里點了一份四川麻辣燙的外賣。在盡情享受玩美食后,他將剩余的底湯和湯渣倒入廚房的洗碗池,啟動了池子底下的廚余粉碎機。但是當天晚上,阿杰就發現,不僅廚房的下水道堵住了,而且洗碗池還傳來一陣陣的酸臭味。
阿杰望著廚余粉碎機說明書上“輕松搞定廚余垃圾”的廣告宣傳語,陷入了沉思。
推廣垃圾分類 帶動廚余粉碎機市場
近期,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在中國全國試點推行,在一些城市也已經全面開展。按照部署,到2022年和2025年,中國的垃圾分類工作要實現階段性目標。本次垃圾分類也帶來中國有史以來最為細致的垃圾分類規則,一改以往“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的粗放式分法,變成“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濕垃圾”四種分法。
其中,最令人困擾的是廚余垃圾的處理。以前,大部分老百姓都是用塑料袋將廚余垃圾包起,扔到屋外的垃圾桶里。但是新的垃圾分類法規定,塑料袋屬于干垃圾,廚余垃圾屬于濕垃圾,不能混合丟棄。于是,不少人只能打開袋子,用手將袋子里的廚余垃圾倒出、扣干凈,既惡心又不衛生。
在這一背景下,廚余粉碎機這一新型電器進入了消費者的視野。在產品宣傳中廠家表示,這種機器是安裝廚房水槽和下水道之間,具有研磨錘或是研磨盤,可以磨碎家里飯后的廚余垃圾,之后用戶用水就能輕松沖走這些粉碎過的廚余垃圾碎片。
蘇寧大數據顯示,《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的第一周,蘇寧全渠道廚余粉碎機銷量同比增長561.12%,其中上海一地銷量同比增長435.17%。北京、杭州、無錫、西安等地的廚余粉碎機銷量也分別同比增長436%、313.59%、927.93%和390.48%。垃圾分類的當下,廚余粉碎機的存在無異于瞌睡送枕頭、風雪中送熱毯一般。
但是,廚余粉碎機真的像其廠家所言的那么好用嗎?
美國家庭標配 其它地區罕見
實際上,廚余粉碎機是在美國土生土長的本土產品。1927年,美國人約翰·漢默斯發明了第一臺廚余粉碎機,并創辦“愛適易”廚余粉碎機品牌。1940年,廚余垃圾粉碎機的作用被美國機構研究肯定;隨后,一些美國州政府將廚余粉碎機作為家裝的標配寫進州法律條款當中。如今,廚余粉碎機在美國的普及率已經達到80%-90%。 不過,在歐洲,甚至毗鄰美國的加拿大,使用廚余粉碎機的家庭并不多。在7月初,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長接受采訪時也明確表示,不建議家庭采用廚余垃圾粉碎機來處理廚余垃圾。
原來,每個國家在設計下水管道時,設計的尺寸是不相同的。由于并未考慮經處理器粉碎過后的廚余垃圾直接排放近污水管道的問題,中國等一些國家在使用廚余粉碎機時排出的廚余垃圾碎片有可能會在污水管網內淤積,堵塞管網而不能順利輸送至污水處理廠。另外,市面上販賣的廚余粉碎機普遍無法對中式料理中的大量油脂進行處理,令其附著在污水管道內造成堵塞,還會散發異味。
因此,廚余粉碎機雖然能適應美國的飲食環境,但是在美國之外的國家,卻并不是解決廚余垃圾的最佳方案。
日本垃圾桶帶來的新思考
在以垃圾分類嚴格聞名的日本,針對家庭廚余垃圾處理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思路:干燥處理。通過在垃圾桶蓋上安裝的加熱裝置,蒸發廚余垃圾中的水分和油脂,將其轉變成有機肥料。據了解,這款垃圾桶最大處理能力約每次2kg、約每天8kg。此外,在生垃圾處理的過程中產生的異味,垃圾桶會通過白金帕觸媒進行很好地消除作用。
對于廚余粉碎機在中國遇到的問題,總結起來無非是三點:垃圾研磨不夠細、無法處理油脂、無法處理異味。實際上,垃圾研磨不夠細,只需在研磨方式上進行改進便可,而油脂處理和異味處理,實際上是可參考日本垃圾桶產品對廚余垃圾的處理思路,在廚余粉碎機中加入加熱裝置,對廚余垃圾進行除濕除油,然后加入活性炭等可以吸附氣味的材質,處理廚余垃圾產生的異味。只有根據市場需求對產品做出改進,廚余粉碎機這一新家電才能更好地適應中國的家居環境。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