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館里記錄鄉愁
摘要:現在,新蔡縣大莊村有個實實在在的鄉愁館:梳妝盒、紡車、木耙、老舊的鐵皮油燈、泛黃的糧票……這些村民家中的老物件,成了村民留住“鄉愁”的寄托。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生活中使用的罐子。
鞋簸籮。
泥屐子。
溫酒器。
紡車。
算盤、收錄機、電視機。
縫紉機。
石磨。
糧票、舊版人民幣。
小人書、像章。
□全媒體記者 王建成 通訊員 趙學風文/圖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相信很多人對余光中先生的這首《鄉愁》耳熟能詳,但大多的鄉愁只在記憶中。現在,新蔡縣大莊村有個實實在在的鄉愁館:梳妝盒、紡車、木耙、老舊的鐵皮油燈、泛黃的糧票……這些村民家中的老物件,成了村民留住“鄉愁”的寄托。
為講述家鄉變遷,大莊村向村民廣泛征集上世紀的各類老照片、老物件,并在村中的黨建館附近的鄉愁館免費向村民展出。
據大莊村黨支部書記王乾坤介紹,從2018年8月開工至2019年3月竣工,共收藏有1000多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的各種老物件,有的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這些老物件均為村民無償捐贈,為了還原真實性,每名捐贈來的物件都寫有捐贈者的名字。
面積100多平方米的鄉愁館內分設生活場景、農耕文化、文化傳承、文獻展示等展區,展示了從明末清初以及建國后至今各個時期具有本土風味的老物件,通過實物、文字、圖片等方式留住人們的鄉愁記憶,呈現了普通群眾在生產生活中對土地的依戀、奮斗的歷程和豐富的情感體驗。
“村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一些老物件逐漸被淘汰,甚至在慢慢消失。”大莊村黨支部書記王乾坤告訴記者,他們建造這座“鄉愁館”的目的就是為了記住鄉愁、留住記憶。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