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上看豐收
摘要:“現在采用中藥肥技術的土豆畝產已經突破1.“過去半干旱地區谷子畝產最多不過500斤,這幾年我們在山陰縣、神池縣等地的幾十萬畝示范基地的谷子畝產都在1000斤以上。姚建民說。“我們培育的果苗沒有土、沒有化肥,從根子上解決了農作物所含的有害成分,這是真正的有機農業。”
王勁玉
畝產萬斤的土豆、畝產千斤的谷子、12天就能出苗的豆角……正在山西省太谷縣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展示了一幅豐收圖景。
在展會現場,一個5斤重的大土豆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種出大土豆的技術員毛亞寶滿臉高興地介紹著自家的產品:“土豆是‘喝中藥’長大的,畝產輕輕松松過萬斤。”
毛亞寶研究的中藥肥技術,采用了中藥水溶肥、中藥菌肥等肥料替代傳統化肥,產品是國家專利中藥推廣項目,獲得了長城食品安全科學技術獎,并通過了相關的有機生產認證,在解決肥料毒害問題的同時,也使農作物產量迎來幾何式增長。“現在采用中藥肥技術的土豆畝產已經突破1.2萬斤,正在向畝產1.6萬斤發力。”毛亞寶說。
在展會上,自然條件惡劣地區的農業增產情況也引人關注。姚建民是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讓農業低產地區實現高產是他研究了20多年的課題。“在呂梁山、燕山沿線半干旱地區,農民一直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雨水多時能收點糧食,雨水少時收成很低甚至絕收。這些地方也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地方的農民增產增收。”姚建民說。
20多年來,姚建民一直致力于生物降解滲水地膜產品的研發與應用,就是要將5毫米以下的降水轉變成有效水,讓農作物在半干旱地區也能正常生長。這種技術,能保證水、肥、氣、熱、菌的協調,進而實現產量的突破,還能將投資降低近60%。
“過去半干旱地區谷子畝產最多不過500斤,這幾年我們在山陰縣、神池縣等地的幾十萬畝示范基地的谷子畝產都在1000斤以上。從脫貧到奔小康,在地里刨食的農民都有了增產保障。”姚建民說。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山西糧食總產量翻了近6倍,超過138億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翻了上百倍,超過11000元。各種農業技術不斷取得突破,糧食產量屢創新高,農產品也向著有機化、功能化發展。
“我們培育的果苗沒有土、沒有化肥,從根子上解決了農作物所含的有害成分,這是真正的有機農業。”來自山西省長治市裕豐農業科技公司的銷售主管苗田雨說。
在展會上,靈芝做成的盆栽、牡丹花做成的牙膏、連翹加工成的茶葉都成了“爆款”產品,吃得好、吃得健康成為許多人的新追求。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