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展畫卷 ——新蔡縣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紀實
豐收的季節,穿行洪汝河畔村頭巷尾,整齊排列的溫室大棚,各具特色的現代高效農場……廣袤的古呂大地呈現鄉村振興的別樣景致,感受到的是新蔡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力“脈搏”。
綠水青山釋放出生態紅利,也書寫出新蔡縣“土里淘金”的新篇章: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將農業項目與旅游、體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多渠道打開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
高質量脫貧摘帽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今年以來,新蔡縣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緊緊圍繞“二十字”總要求,積極探索有效路徑,從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干部配備上優先考慮,鄉村振興宏偉藍圖正逐步變為現實。
走進新蔡縣余店鎮東王莊村委,你會看見一幢幢白墻青瓦的民居鱗次櫛比;文化廣場上,村民們跳舞鍛煉、聊天,很是愜意。從一個多年的落后小村到一個文明和諧的美麗鄉村,東王莊村走上了一條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2019年,該村被推薦為2019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鄉村振興戰略怎樣貫徹落實?“鄉村振興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在產業發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等方面,因地制宜編制鄉村振興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方案。”2017年以來,新蔡縣初步制定了鄉村振興發展規劃,以脫貧攻堅總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加大鄉村產業扶持力度,加大農村人才培養力度,實現鄉村全面振興。2019年,結合自身土地、人口優勢,該縣出臺了《發展現代農業和扶貧主導產業扶持辦法》《鄉村振興十大工程和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十大行動實施方案》,20多個重點農業龍頭項目,帶動鄉村振興規劃加緊實施。
產業興,百業旺。該縣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集群,推進種養結合,圍繞做優養殖業、做強加工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逐步建成了優質糧油、生態畜禽養殖、農產品加工、高效優質蔬菜、生態林果五大農業支柱產業。積極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產業,初步形成了以華英禽業、花花牛乳業為龍頭的畜禽產業集群,以麥佳食品為龍頭的面食品產業集群,以頓崗大米為龍頭的米品產業集群,以未來生態循環農業園為龍頭的生態觀光休閑農業產業集群和以亨通糧油為龍頭的油脂產業集群。
按照“高效、生態、安全”要求,大力發展優質、安全、健康的農畜產品,加快“三品一標”申報認證工作,推進農業產業化、產品品牌化、資源效益化,促進農業提質增效。2017年以來,該縣多個產品獲得區域認定,“水上漂”“頓崗”和“金元愛民”等7件注冊商標被認定為河南省著名商標。2018年,18個企業、合作社申報“三品一標”產品35個,申報面積22.4498萬畝。未來生態循環農業園、麥芽香、四季青等14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和現代農業綜合體引領了該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業態。
鄉村振興,人才為先。2019年春天,在櫟城鄉六里棚村的千畝土地上,90后新生代農民劉亞飛在土地流轉基礎上探索土地托管模式,新增土地500畝,實現了從播種到收獲的科學管理,向高科技要產量、要效益,“藏糧于技”“藏糧于地”。近年來,新蔡鼓勵支持農民在自愿的基礎上流轉土地,使土地向種植大戶集中,為規模化、科學化種植創造了條件。該縣抓好農業產業的技術培訓和服務,組建了科技服務團隊,建立農業科技信息化服務平臺,先后多次對全縣300多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科技示范戶開展技術培訓,提高其科技水平和生產經營能力;為145家新型經營主體進行金融扶持,培養了一批躬耕于土地的種田能手、“土專家”和現代農民,帶動了鄉鄰增收。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黨支部。該縣建強基層戰斗堡壘,選好鄉村振興帶頭人;以基層黨支部開展“爭星晉級”活動為載體,激發全縣農村黨支部爭先創優的意識。目前,該縣已評選三星級黨支部54個、二星級黨支部137個、一星級黨支部103個、“紅旗村黨支部”10個,涌現一批扎根基層、甘于奉獻、公平公正、真情為民的優秀村干部,他們正成為引領群眾脫貧致富、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導向,該縣狠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竭力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落實《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突出農業農村污染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四美鄉村”,示范引領全縣鄉村振興戰略整體推進。至目前,該縣已創“四美鄉村”示范村60多個、農村人居環境“千萬工程”示范村13個。
為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該縣廣泛開展“好婆婆”“好媳婦”“五好家庭”評選表彰活動。今年2月,新蔡縣好媳婦王霞榮登“中國好人榜”,讓群眾學有目標、趕有榜樣。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已成立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30多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成國家級文明村2個、省級文明村鎮2個、市級文明村鎮21個、縣級文明村鎮137個。該縣還積極推進文化惠民活動、全民藝術普及周活動,打造廣場舞之鄉……
在洪汝河畔,一幅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
梁靈芝 宋超喜 程秀法 文/圖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