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動能轉換 “氫”裝上陣助推汽車產業
摘要:山東動能轉換 “氫”裝上陣助推汽車產業 ■本報記者 趙彬彬 見習記者 王 僖 大力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優化交通能源結構,著眼未來的新能源勢在必行。
山東動能轉換 “氫”裝上陣助推汽車產業
■本報記者 趙彬彬
見習記者 王 僖
大力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優化交通能源結構,著眼未來的新能源勢在必行。在這一點上,化工大省山東結合省情特色,近年來積極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特別是在發展氫能產業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氫”裝上陣參與交通強國建設。
《證券日報》記者從9月22日在濟南舉行的2019氫能產業發展創新峰會上獲悉,氫能大省山東在打造全國首個“綠色動力 氫能城市”示范省份上再進一步,根據會上發布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區先行區氫能產業規劃》,目前正在建設中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將在產業核心區高質量規劃20平方公里的“中國氫谷”。
根據規劃,“中國氫谷”內將布局35座加氫站,實現現場制氫、儲氫、加注一體化模式的標準化和推廣應用;在燃料電池電堆、空壓機、DC/DC等系統核心配件,系統集成技術等方面重點布局。同時,示范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超過3000輛,同步推進氫能在交通運輸、能源綜合利用等多領域的示范應用,實現商業化運營。
其實早在2017年12月份,當時還在籌備階段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就與鋼研大慧投資有限公司、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依托先行區建設集“氫能源科技園”、“氫能源產業園”、“氫能源會展商務區”三位一體的“中國氫谷”。此次峰會公布的規劃,則將這一氫能產業發展戰略構想進一步細化,給出了更明確的氫能產業全鏈條發展方向,也給出了支持計劃。
出席峰會的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介紹,濟南將進一步完善氫能源全產業鏈的布局,加快形成千億級氫能源發展集群,打造氫能源創新應用示范基地。“目前以山東重工、中國重汽等為代表的重點企業,成功研發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氫能產業發展關鍵裝備,國內首臺氫動力碼頭牽引車成功下線;山東賽克賽斯、協鑫集團、氫藍時代等一批高質量氫能產業項目先后落戶,總投資超過120億元的氫能源全產業鏈條正在加速形成。”王忠林說。
除了省會濟南,濰柴動力所在的濰坊市也以濰柴為先導,扛起發展氫能產業的大旗。濰柴動力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目前,濰柴正舉全集團之力推進新能源產業布局:規劃建設的新能源動力產業基地,涵蓋燃料電池、電機、電控、動力總成、整車整機等業務;在山東濰坊建設國際一流的新能源科技創新中心,打造一支千人規模的新能源研發團隊;重點開展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研發,并協同山東重工集團旗下的整車企業資源,全力推動新能源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突破。“我們將努力打造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山東模式’,為中國汽車及裝備制造業發展注入澎湃‘氫’動力。”該負責人說。
在此次2019氫能產業發展創新峰會上,山東省副省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表示,山東是氫能大省,氫氣年產量約400萬噸,占全國產量的近1/5,地煉化工、煤制氫等產業都走在全國前列,在氫氣制造、儲存、運輸、加注、燃料電池及一系列應用等全產業鏈都有全部的氫能業務,此外還有像濰柴動力、山東能源、兗礦、國惠等眾多氫能的核心企業,“我們即將發布的全省氫能規劃,將是全國唯一的省級氫能規劃。這些都預示著山東即將成為中國氫能源騰飛的一塊寶地。”
業內人士指出,氫能產業在山東的快速集聚與發展,也將在交通強國建設中,特別是推動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城市物流配送車輛全部實現電動化、新能源化和清潔化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