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天文臺或有助搜尋暗物質粒子
摘要:因此,可對現有引力波天文臺,比如美國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以及日本的神岡引力波探測設施(KAGRA)進行改造,在不損害其現有功能的情況下,讓其“一物兩用”,搜尋軸子。
科學家已有確鑿證據證明暗物質的確存在,但它是“何方神圣”一直是未解之謎。有理論認為,暗物質可能是一種名為軸子的粒子,對現有的引力波天文臺進行簡單改造,或許就可以發現這些粒子的“芳蹤”。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8日報道,暗物質通過它對大型天體的影響而彰顯其存在。觀測結果表明,普通物質僅占宇宙總能量的5%左右,而暗物質占宇宙總能量的22%左右。盡管如此,暗物質的“廬山真面目”一直未被揭示。
有些理論稱,暗物質是一種弱相互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但盡管科學家付出諸多努力,包括動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WIMP仍“芳蹤難覓”。
因此,科學家將目光投向了軸子。日本東京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道村祐太說:“我們假設軸子非常輕,幾乎不與我們熟悉的物質相互作用,它被認為是很好的暗物質候選粒子,而且,其質量或許小于電子。”
東京大學宇宙射線研究所的研究生長野寇吉解釋說:“我們的模型表明,軸子暗物質可以調節光的偏振——電磁波振蕩的方向。如果光在由兩個彼此獨立的平行鏡組成的光學腔中來回多次反射,這種偏振調制會得到增強,而這類空腔最著名的例子是引力波天文臺的長隧道臂。”
研究人員稱,鑒于其他觀測軸子的理論方法需要用到極強的磁場,而這是一筆不菲的開支。因此,可對現有引力波天文臺,比如美國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以及日本的神岡引力波探測設施(KAGRA)進行改造,在不損害其現有功能的情況下,讓其“一物兩用”,搜尋軸子。
道村祐太說:“我們可以在引力波探測器的光電二極管傳感器前增加一些偏振光學元件來尋找軸子,接下來,我希望可以把光學元件用于KAGRA上,看看究竟會發生什么。”
當然,研究人員也強調,對引力波設備的這種升級不會降低它們的靈敏度,也不會影響其實現終極使命——探尋到引力波。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