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質增效助驛城振翅騰飛 團結奮進新時代再創輝煌
驛城區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摘要:華駿燈塔工廠等項目建成投產,十三香麻辣鮮等項目開工建設,德威電纜等項目穩步推進,在全市項目建設綜合考評中,該區位居全市第一,被評為全市項目建設先進單位。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超額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造林綠化任務,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被評為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先進集體。
□全媒體記者 閆宏偉 呂春芳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風雨同舟,70年披荊斬棘,70年砥礪奮進,70年譜寫輝煌,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世人矚目。70年來,與全國一樣,驛城區從一窮二白到艱苦奮斗、跨越前行,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驛城區因皇家在此設立驛站而命名為駐馬店,1980年設縣級駐馬店市,2000年撤市建區,是全市唯一的建制區。驛城區下轄8個鄉鎮和10個街道處,總面積1327平方公里,人口103萬,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駐馬店的首善之區。
如今的驛城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力以赴強底板、補短板、樹樣板,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該區先后榮獲全國法治創建先進縣區、全省教育宣傳先進縣(市、區)、河南省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單位、全省防范處理邪教工作先進單位、全市縣域經濟發展先進單位、全市項目建設先進單位、全市對外開放工作先進單位、全市開放招商工作先進單位、全市城市建設管理先進區、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先進集體、全市安全生產目標考核優秀單位、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考評優秀縣區、全市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工作先進區、全市創建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區、全市交通運輸工作干線公路項目建設先進單位、全市工業經濟創新發展強區、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先進集體、全市防范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先進單位、全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先進集體、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縣區等稱號。被市政府記全市縣域經濟發展集體二等功、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集體二等功。區人武部黨委被省軍區表彰為先進團級黨委。
產業發展穩中有進
今年上半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220.47億元,增長8.7%。今年1~7月,區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區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6%,區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18億元,增加11.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22億元,增長17.9%,其中稅收完成8.99億元,增長15.9%,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80.1%。扎實推進制造業“三大改造”,助力企業轉型升級,發展高新技術企業13家,建成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2家,市級重點實驗室1家。中集華駿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王守義十三香被評為“2018年全省優秀智能化改造項目企業”。在省、市智能制造觀摩活動中,驛城區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第三產業活力彰顯。商貿流通、現代服務、文化旅游等產業不斷進步。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89.47億元,增長9.1%,限額以上商業企業140家。大商新瑪特、歡樂愛家、樂山商場、浙江國際商城等傳統商貿流通企業運行良好。“互聯網+產業”健康發展。水屯有機蔬菜、蟻蜂艾草等特色電商扶貧示范基地建設步伐加快,電子商務交易額完成80.1億元,增長33.2%。現代農業穩步發展。目前,驛城區建設高標準糧田1.8萬畝,新發展溫室大棚100座、露地蔬菜2000畝,全年糧食總產量達10.18億斤。積極發展現代畜牧業,肉、蛋、奶產量分別達4萬噸、1.53萬噸和0.02萬噸。老河花菇、胡廟草莓等特色產業穩步發展。水屯奧博、香山天中農業等新型農業示范園區持續提升。積極推進產業化集群發展,發展農產品加工限上企業22家,實現總產值36.18億元。培育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集群8個,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302家,家庭農場89家。
項目建設成效顯著
為了打造魅力之城、綠色之城、幸福之城、宜居之城,驛城區委、區政府大力開展以商招商、定向招商、精準招商,先后深入北京、上海、廣西等地開展專題招商活動36次,累計簽約項目20個,合同總投資288.3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9個。落實新簽約及往年續建項目60個,累計到位資金72.8億元。向上級爭取投資項目12個,爭取資金2.8億元。外向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6.7億元,増長40.2%。認真落實“五化工作法”,深入開展重點項目推進百日會戰,全區98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65.1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43%,其中39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65.6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57.8%。分四批集中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3個,完成投資62.4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57.6%。華駿燈塔工廠等項目建成投產,十三香麻辣鮮等項目開工建設,德威電纜等項目穩步推進,在全市項目建設綜合考評中,該區位居全市第一,被評為全市項目建設先進單位。
城鄉面貌明顯改觀
2018年,驛城區大力實施百城提質、“四美鄉村”等工程建設,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深入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統籌做好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四篇文章”,讓城市更具品質、更富內涵。完成征地1.1萬畝,拆遷房屋470萬平方米;啟動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70個,完成投資110億元;新開工棚戶區改造項目26個23961套,完成房地產投資62.13億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8.38%,較上年提高1.06個百分點。練江湖片區18個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完成年度投資28億元。城市規范化、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市復査測評。全年有120多個市、縣、區到驛城區觀摩,被市委、市政府記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集體二等功。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完成了鄉鎮總體規劃和39個村莊實用性規劃。基礎設施更趨完善,新建農村公路55公里、生產橋260座,新建改造集中供水工程33處,完成危房改造2488戶,在全市“四好農村路”考核中位居第一。深入實施“四美鄉村”建設工程,認真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建立了農村垃圾處理市場化運作體系,在全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綜合考評中位居第一。
“三大攻堅戰”成果豐碩
驛城區堅持把打好“三大攻堅戰”作為破解瓶頸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硬任務,舉全區之力、匯全民之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著力夯實發展基礎。脫貧攻堅順利推進。該區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百日會戰,扎實推進產業扶貧、行業扶貧、金融扶貧、社會扶貧、易地搬遷等工作。2018年投入各類扶貧項目資金2.56億元,實施扶貧項目299個,完成15個貧困村整村脫貧退出、4422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64戶237人易地搬遷任務。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中心已入住建檔立卡重度殘疾人86名,在全省脫貧攻堅半年考核及年度考核中均進入“好”的序列。污染防治不斷強化。深入貫徹落實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認真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交辦案件整改和全國第二次污染源普査工作,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認真落實河長制,深入開展“三清一凈”清河行動,啟動實施“四水同治”,開工建設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工程,完成人工濕地建設任務。板橋水庫飲用水源地、陶河橋水質斷面達標率均為100%。扎實開展土壤污染治理,完成土壤類別劃分和年度土壤污染治理任務,規模化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開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實施國土綠化提速行動,超額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造林綠化任務,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被評為全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先進集體。風險防控扎實有效。開展政府隱形債務摸底審計調查,穩妥化解存量債務。扎實開展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積極推進防范、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
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驛城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加大民生投入,2018年完成民生支出39.5億元,增長44.3%,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2%。全年城鎮新增就業7774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266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69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全面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補貼、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標準,按時足額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785.7萬元,發放城鄉低保金5643萬元,完成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350戶;認真落實省定民生實事和市定惠民工程,超額完成市定“兩癌”兩篩工作任務;積極推進“廁所革命”,新建改建公廁55座。開工建設中小學校、幼兒園14所,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區)順利通過國家認定,被評為全省教育宣傳先進區。全面開展“互聯網+分級診療”體系建設,順利通過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驗收;文化事業不斷繁榮,豫劇《嫂娘·大娘·親娘》赴省匯報演出圓滿成功,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大型原創豫劇《追夢》隆重上演。水屯鎮賀新義榮登2018年1月誠實守信類“中國好人榜”。順利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加強國防教育建設,積極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取得新成效。切實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扎實做好信訪穩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公眾安全感指數居全省157個縣區第13位。
驛城這片古老神奇的廣袤大地,已經以進步、開放、合作的良好態勢,成為投資者施展才華、燃燒激情的樂園,成為創業者放飛理想、成就大業的沃土。
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奮進,驛城人民的生活已跨步邁向小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驛城,孕育著巨大商機,充滿著發展活力。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