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周年 “高鐵速度”改寫經濟版圖
摘要:以中部為圓心,這條“米”字形輻射的高鐵線路承接東西、順聯南北,貫通了株潭城市群、武漢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組成了中部經濟圈,進而重構了中國經濟版圖。
中新社北京9月13日電 題:“高鐵速度”改寫中國經濟版圖
作者 王慶凱
2008年,中國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開通運營,標志著中國跨入高鐵時代;至2018年末,中國高鐵營業總里程達3萬公里,是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居全球首位。
11年時間,中國高鐵連線成網,“四縱四橫”的高鐵網建成運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高鐵成網運行的國家。高鐵創造了民眾出行的中國速度,勾畫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版圖。
資料圖:疾馳而過的高鐵。趙春亮 攝
隨著高鐵發展,中國區域經濟也迎來了“高鐵時代”,珠三角北移、京津冀連片、長三角擴容,高鐵引領中國基礎設施升級,在擴大內需、增加就業和改善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標志性的京津城際高鐵已從最初的47對列車增加至目前的100余對。天津市武清區京津冀協同發展辦公室副主任高仲斌介紹,在高鐵等帶動下,5年多時間,武清就引進企業8000余家。京津城際已成為京津區域協同的新動力。
在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研究員丁寧寧看來,高鐵全面改變了中國,加快了中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并有助中國解決資源環境等方面問題。
高鐵最明顯的影響是對沿線產業和城市規劃的重新布局。以京滬高鐵為例,這條線路貫穿的四省三市人口占全國的四分之一,GDP占全國的40%,而“復興號”用4個半小時就能跑完。
京滬高鐵將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魯南經濟圈、安徽省會經濟圈等連成一片,對于加快經濟圈及沿線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交流意義重大。
2017年一篇“姜京子跨省上班記”的報道引起網民關注,家住河北省滄州市的姜京子為了能和家人團聚,每天往返北京與河北之間上下班,總距離超400公里。“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姜京子說。
在中國中部地區,隨著京廣高鐵、滬昆高鐵、西成高鐵的貫通,中部六省“不東不西”的尷尬區位迎來突破。以中部為圓心,這條“米”字形輻射的高鐵線路承接東西、順聯南北,貫通了株潭城市群、武漢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組成了中部經濟圈,進而重構了中國經濟版圖。
西部地區則通過蘭新高鐵、貴廣高鐵和南廣高鐵將新疆、青海、甘肅、廣西等地緊密串聯起來,加快了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和東部地區人、財、物的流動。
丁寧寧表示,高鐵使中國城市間的同城效應顯現,有利于鐵路沿線形成走廊產業經濟帶,有助于擴大地區間分工,使得國內市場的統一性提高。隨著更多高鐵實現運營,也更有利于農村流動人口進入城市,從而大大增加了民眾的工作機會。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