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實現流浪乞討人員站外零托養
摘要:除已落戶安置的115人外,站內照料和醫療救治的181人正在辦理落戶手續,爭取10月底前實現零滯站。近日,對全市救助管理機構體檢出的12名疑似有傳染病的受助人員順利進行定點治療,確保了受助人員分類精準、救治精準、消除風險隱患精準,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以落戶安置為重點 提供精細化服務
今年我市實現流浪乞討人員站外零托養
本報訊(記者 張新理)今年以來,駐馬店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以落戶安置為重點,以零托養、零滯站為目標,以安全生產為抓手,主動作為,狠抓落實,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8月底,全市超過3個月仍無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討滯留人員296人,其中站內照料76人、醫療救治105人,站外托養的115人全部落戶安置,納入特困人員供養,實現了受助人員站外零托養的新突破。
領導重視,親抓親推。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主要領導發揮“頭雁效應”。7月初,市委書記陳星,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是西專門聽取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半年匯報,并作出重要指示。陳星指出,發揮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救“小眾”、穩“大眾”的功能作用,確保大慶之年和諧穩定。朱是西強調,要發揮民政部門兜底線、救急難職責,做好救助管理工作。副市長何晞多次聽取流浪乞討救助工作匯報,要求認真落實民政部、省民政廳工作部署,認真開展救助管理和托養機構自查,以隱患就是事故的標準,消除風險隱患,確保機構運行安全,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合法權益得到保障。7月15日,市民政局成立由分管局長帶隊的3個督查組,以8月底零托養為目標,專項督查行動取得了預期效果。
主動作為,力求實效。我市一是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實現站內照料常態化。各縣區迎難而上,不等不靠,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自籌資金,按照省、市安委會要求,加強站內硬件建設,對存在問題進行整改。全市共投入320萬元進行消防設施建設。各救助站安裝了噴淋、煙感、智慧用電、自動呼叫、視頻監控系統,上蔡和遂平兩縣分別拿出50萬元和20萬元對救助站進行升級改造,建成了現代化廚房和適合受助人員居住的宿舍,進一步提升了全市救助機構安全保障水平。全市所有救助站結合自身承受能力,最大限度開展站內照料,目前全市站內照料共76人,已實現站內照料常態化,大大減少了站外托養的風險。二是加大落戶安置力度,力爭實現零滯站。聯合市公安局出臺了《駐馬店市救助管理機構長期滯留無戶口人員戶口登記工作實施辦法》,細化流程,明確具體落戶辦理要求。自8月1日起,全市建立落戶安置日報、周通報制度。各縣區每日上報落戶安置情況,市民政局每周五定期匯總通報點評,提高了落戶安置的效率。除已落戶安置的115人外,站內照料和醫療救治的181人正在辦理落戶手續,爭取10月底前實現零滯站。三是發揮福利中心作用,打通“最后一公里”。各福利中心充分發揮兜底作用,創造條件安置流浪乞討人員,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解決工作人員人手不足問題,高標準為流浪乞討人員提供精細化服務。
部門協作,凝聚合力。2019年8月19日,市政府調整了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聯席會議制度,為加強領導、強化部門協作提供了保障。公安、城管、衛健、民政等部門通力協作,充分發揮110指揮中心、信息查詢、智慧(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24小時求助熱線的發現報告和應急處置作用,及時發現、救助、落戶安置流浪乞討人員;衛健部門開通定點醫院救治綠色通道,新增加駐馬店市第四人民醫院為傳染病定點醫院。近日,對全市救助管理機構體檢出的12名疑似有傳染病的受助人員順利進行定點治療,確保了受助人員分類精準、救治精準、消除風險隱患精準,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