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物博會:未來,物聯網將這樣改變生活
摘要:事實上,早在2008年初,IBM便在無錫太湖新城科教產業園為中國的軟件公司建立了第一個云計算中心,2012年,無錫市更是建成首個區級云計算數據中心,近年來,無錫市人民政府先后與華為、浪潮等國內外多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深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
Sharing VAN--國內首款使用5G通信技術的自動駕駛汽車
人民網無錫9月9日電 (耿志超)9月7日,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無錫市人民政府承辦的2019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在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江蘇無錫舉行。這場物聯網行業的科技盛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也讓市民可以近距離感受全球物聯網領域里的各種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
可以動起來的博物館
在這一次的物博會上,5G+教育成了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關注的焦點。
在中國移動的展區,“博物館在移動”的展示區人頭攢動。拿著一個類似“放大鏡”的工具,只需要簡單照一照畫面,便可以衍生出許多活靈活現的內容。據中國移動咪咕視訊的工作人員周添寶介紹,“博物館在移動”是與北京師范大學合作開發的一款產品,以“中華歷史文化傳承”為核心展示內容,有了5G和AR增強現實技術的支持下,使用探究鏡對著制作好的展示內容掃一掃,原本黑白的內容,不僅能恢復本來的色彩,還可以動起來,活靈活現,非常有趣。
據了解,目前,“博物館在移動”包括清明上河題(VR游戲體驗)、敦煌莫高窟(壁畫VR體驗)、天朝衣冠(AR互動體驗)、AR博物館(壁畫修復)、超高清畫屏老照片(超高清照片鑒賞)五大主題,通過超高清和虛擬互動營造沉浸式體驗。
周添寶介紹,AR將博物館展品生動展示出來,有動畫有聲音,得益于5G能保證網絡帶寬的穩定性。“比現在博物館講解生動很多,也會直觀很多。”據悉,目前“博物館在移動”也在積極拓展內容資源,未來,人們可以通過5G+AR的技術,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據了解,目前圍繞5G+教育,目前中國移動還在嘗試5G+XR云教育,通過XR云渲染技術將晦澀難懂的知識以3D立體的方式呈現,涵蓋人文、地理、歷史、自然等十多個學科,可適配AR/VR眼鏡、手機、PAD、PC等多種教學終端;支持遠程課堂、教師和學生賬號管理,4K/8K/16K高清視頻傳輸,XR內容的管理及云化共享。以游戲化的教學內容及豐富的學習環境,使授課交互更直觀、更立體、更真實、更便捷,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體驗。
市民在體驗“博物館在移動”
做你最可靠的“云管家”
如今,云存儲每個人都不陌生,方便可靠的“云”,成了不少手機用戶的選擇,但安全問題一直讓人擔心。今年物博會上,一款名叫安超OS的輕量級云平臺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現場一位北京客商坦言,隨著云計算發展步入第二個發展10年,政府和企業思考的問題從 “該不該上云”轉向“如何上云”——如何讓上云更簡單、更高效、更安全,更貼近業務。“安超OS是能夠兼容國產服務器、CPU、操作系統的,30分鐘便可以完成云操作系統的搭建,具備一鍵集群啟停、一鍵日志收集、一鍵運維巡檢業務等通用型云操作系統所必備的功能。”展臺上,華云數據集團有限公司聯席總裁、首席技術官譚瑞忠表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作為當今信息化的四大版塊,它們之間有著本質的聯系,具有融合的特質和趨勢。
也正是如此,在不少專家看來,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實際上是一個整體:物聯網是這個實體的眼睛、耳朵、鼻子和觸覺;而大數據是這些觸覺到的信息的匯集與存儲;人工智能未來將是掌控這個實體的大腦;云計算可以看做是大腦指揮下的對于大數據的處理并進行應用。
云計算恰恰是實現物聯網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運用云計算模式使物聯網中以兆計算的各類物品進行實時動態管理和智能分析,從而促進物聯網與各行各業的智能融合。隨著物聯網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其應用就需要更多的并發數、更快的計算能力、更強的穩定性等,對于云計算的要求也就越高。
事實上,早在2008年初,IBM便在無錫太湖新城科教產業園為中國的軟件公司建立了第一個云計算中心,2012年,無錫市更是建成首個區級云計算數據中心,近年來,無錫市人民政府先后與華為、浪潮等國內外多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深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車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戰略合作。
遠景全球智能物聯網無錫創新中心“未來城市”體驗區一角
一座城市也有屬于自己的操作系統
一座城市也能有屬于自己的操作系統?在2019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遠景全球智能物聯網無錫創新中心給了世界一個漂亮的答案。
走進創新中心二層的“未來城市”體驗區,“未來城市”“智能機器”“智能辦公”“智能樓宇”幾部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城市體系,采用了場景化和虛實結合的呈現方式,讓每一個參觀者能不時感受到驚喜。
在“未來城市”中心體驗區,360度的沉浸式屏幕與數字映射結合,將一座未來城市從物理層到數字層打開融合。據賀鳴介紹,在這里,基于一個物聯智能的城市操作系統,無人駕駛汽車、智能風機、工業機器人等智能機器在城市場景中連接、協同和進化,讓龐大城市體系變得簡單、和諧、高效,把復雜留給科技,讓看得見的美好,每天在城市準時上演。
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來自淮安的市民劉磊一家三口忍不住的贊嘆,“想不到未來的城市能發展的這樣‘聰明’。想想還有些小激動呢。”
“展望未來,世界物聯網發展看無錫。”在無錫市委書記李小敏看來,未來的生產場景將向“智能”加快重構,從制造業中來、到制造業中去,智能制造成為主流,生活場景將因“智聯”加快重繪,“物聯網+”教育、醫療、文化、旅游、養老、購物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城市場景將靠“智慧”加快重塑,智慧城管、環保、水利、市政、能源、交通、安防等系統高效運行,城市運轉實現自適應、自組織、自協調,以往“城市病”的種種煩惱在數字矩陣中化于無形。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