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筋動骨100天”耽誤不少人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許多骨折患者手術后都不敢動,尤其是老年人。專家指出,“傷筋動骨一百天”并不科學,很多人為此被耽誤,出現了關節功能不能康復等問題。
骨折術后躺了三個月不會走路了
“現在看,這種說法耽誤了不少人。”武漢市中醫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張漢慶說,許多患者誤以為骨折手術后要長期臥床,事實上手術和康復的重要性應該四六開。他每周門診都會碰到五六個骨折手術后無法正常行動的患者,均與術后沒有及時進行康復訓練有關。
漢口53歲的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王女士摔跤后骨折,手術后躺了3個月,下地時發現自己竟然不會走路了。“如今,雖然可以采用康復治療使其恢復正常,但是付出的痛苦和醫療費用會明顯增加。”張漢慶說。
骨折部位愈合有快慢
“骨折后過度靜養,不注意早期康復活動,會出現骨質疏松、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等問題,這是需要極力避免的。”北京博愛醫院骨科運動醫學組組長崔志剛說,骨折后不同人群愈合時間不同,不同部位的愈合時間也不一樣,不能用“傷筋動骨一百天”一以概之。“新生兒骨折一般一周左右就長好了;兒童一般一個月左右愈合,兩個月就看不見骨折線了;成年人和老年人骨折愈合時間慢一些。一般小腿下段、恥骨中段的骨折比較難愈合。比較好愈合的是在骨頭的兩端,比如靠近肩關節的部位骨折和踝關節等。骨折的愈合與患者年齡、營養狀況、骨折部位血運等諸多因素有關,需要理性看待。”
注重訓練患側其他關節的活動度
專家指出,早期康復過度了也不行,關鍵是掌握度,最好在醫生指導下康復。比如,做了髖膝置換術,股骨、脛骨等骨折手術的病人,醫生會推薦做踝泵訓練:分為屈伸和繞環兩組動作。
屈伸:病人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緩緩勾起腳尖,盡力使腳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時保持10秒鐘,然后腳尖緩緩下壓,至最大限度時保持10秒鐘,然后放松。
環繞:以踝關節為中心,作360°環繞,盡量保持動作幅度最大。早中晚各進行100次踝泵訓練。此外,無論何種骨折手術,除了出院時醫生交代的禁忌動作,均可以健側為標準,進行患側的關節活動度訓練。不應只關注手術臨近關節或手術關節的活動度,還應訓練患側其他關節的活動度。如肩關節術后,應兼顧肘關節、腕關節、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的活動度。
(摘自《健康報》)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