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友 當“牛倌”辦“牛社”帶領村民“牛”起來
摘要:2014年5月,吳中友正式創辦了正陽縣興盛肉牛養殖農民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吸收周邊村鎮的33戶養牛戶入社,先后帶動3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17戶,10頭以上的養牛戶29戶,為會員統銷肉牛270多頭。
通訊員 張華
一個人致富不算牛,牛的是一個人帶動父老鄉鄰一同致富。在正陽縣永興鎮永興村張大莊,就有這樣一個“牛人”——吳中友,他通過當“牛倌”、辦“牛社”,帶領村民們走上了致富路。
返鄉創業當“牛倌”
早年,吳中友外出打工,憑借自身的勤奮和努力,積累了一些積蓄。2012年,吳中友決定利用正陽縣豐富的秸稈資源進行肉牛養殖,并奔赴山東、吉林、沈陽等地考察養牛業的發展和前景。當年11月,吳中友投資60余萬元,引進30頭西門塔爾牛,在正陽縣永興鎮小陳村唐姚莊正式當起了“牛倌”。
由于對秸稈養牛業務不精,防疫措施不當,養牛場一個多月就病死了5頭牛,損失6萬多元。從此,吳中友苦心學習,熟練掌握了疾病防治、人工授精、飼料配方等科學養殖技術,牛場也進入科學飼養、滾動發展的新階段。如今,吳中友的牛場不斷壯大,先后引進良種肉牛220多頭、自繁自育163頭,銷售肉牛收入達230萬元。目前,存欄肉牛110余頭,其中63頭母牛年內下崽。
辦“牛社”帶富鄉鄰
互利互惠、共同發展。2014年5月,吳中友正式創辦了正陽縣興盛肉牛養殖農民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吸收周邊村鎮的33戶養牛戶入社,先后帶動3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17戶,10頭以上的養牛戶29戶,為會員統銷肉牛270多頭。幾年來,鄉親們的收入翻了好幾番。
“2014年8月,吳中友幫俺從15頭種牛起家,手把手教俺養牛,現在俺出售了60多頭肉牛,收入50多萬元,不僅還清了外債,還蓋了新房……”永興村萬莊萬年友樂呵呵地說。
真情回報社會
富而思源,真情回報社會。吳中友經常到周邊養牛戶家里義務給牛看病、接生、配飼料,還把先進經驗傳授給養牛戶,多年來,未曾收過一分錢。此外,吳中友還出資為小陳村村部硬化院子、為鎮敬老院老人送去生活用品……
同時,吳中友還開展產業扶貧、帶貧行動。村民姚桂花的丈夫去世,家庭困難,吳中友利用“到戶增收”資金、臨時用工等方式讓她每年獲得5000元紅利。吳中友還通過產業扶貧基地代購、代養、代銷、全托等養牛模式,幫助230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路,先后受到市、縣表彰和獎勵。
如今,吳中友又購買大型機械、新建草倉、建立沼氣池等,準備大干一場。“現在黨的各項惠農政策好了,我們養殖戶也有奔頭了。我準備以牧草喂牛,以牛小便建沼,沼渣上地,走種、養一體化的生態循環發展之路,發展更多的養殖戶入社,抱團闖市場、網上搞銷售,爭取把肉牛養殖合作社做大做強……”說起今后的養牛規劃,吳中友充滿自信。③3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