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晚一年,壽命多三年!果真如此嗎?
摘要:對于卵巢功能提早減退(40歲以前絕經),或過早絕經(40~45歲絕經)的女性,假如沒有禁忌證,至少要補充激素到絕經年齡。但由于絕經前1~2年卵巢里的卵泡逐漸耗竭完,不是每個周期都會有排卵,所以月經常是紊亂的。
女性其實是個矛盾體,絕經太早,擔心過早衰老;絕經了又要補充激素,整天提心吊膽。因此有人很羨慕那些絕經晚的女性,號稱“絕經晚一年,壽命多三年”,果真如此嗎?
2017年1月美國《更年期》雜志發表了一個研究,將約1.6萬名女性分為活到90歲和不到90歲兩組,發現從初潮到絕經超過40年的女性壽命要比短于33年的女性壽命增加13%。似乎是絕經越晚,壽命越長。
但其實女性何時初潮(卵巢開始啟動)、何時絕經(卵巢里卵泡用完耗竭了),是由我們的大腦中的“鬧鐘”決定的,這個“鬧鐘”主要是由基因決定的,因此絕經年齡也是由基因決定的。此外,后天的生活方式、是否有病毒侵害了卵巢、卵巢是否動過手術等,也會使絕經提前。
絕經年齡在不同種族是有些差異的,如馬來西亞45歲,泰國49.5歲,菲律賓女性47~48歲,中國50歲,白種人更晚,要54~55歲。到58歲時,97%的女性已經絕經。
女性絕經后除了有潮熱、出汗、睡眠差等常見問題外,其心血管疾病風險會增加,骨密度會下降,泌尿生殖道也逐漸萎縮,還會增加焦慮抑郁等心理疾病的風險。所以圍絕經女性假如沒有禁忌證,建議適當補充激素延緩絕經,以減少老年病的發生。對于卵巢功能提早減退(40歲以前絕經),或過早絕經(40~45歲絕經)的女性,假如沒有禁忌證,至少要補充激素到絕經年齡。
但由于絕經前1~2年卵巢里的卵泡逐漸耗竭完,不是每個周期都會有排卵,所以月經常是紊亂的。長期無排卵的月經會導致子宮內膜增殖病變的機會增加,因此不是絕經越晚越好,相反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癌變風險增加。假如月經很不規律已經第3個周期以上,一定要就醫,評估是否是絕經前的表現,必要時用孕激素保護干預,防子宮內膜增殖癌變。(明文)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