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長得高,你必須認清這些誤區
摘要:于紫月
于紫月
“我親戚家的兒子上幼兒園時個子矮,家長認為孩子可能屬于‘晚長’,就一直沒在意,但最終這個男孩的身高定格在162厘米。”近日,在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主辦的兒童身高規范化管理論壇上,一位醫師分享的經歷為現場的每一位家長敲響了警鐘。
孩子的身高是經常讓家長困擾的難題。有些孩子年齡大了還沒開始“躥個兒”,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是“晚長”,對此毫不在意;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矮是營養沒跟上,盲目給孩子補充營養品。殊不知,被動等待或過度的補充營養都是不科學的。
評價兒童身高水平 不能光看年齡
兒童生長發育的過程是怎樣的?
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專業副主任醫師李豫川介紹,0—2歲是嬰幼兒身高增長的第一個高峰期,3歲以后,孩子通常以5—7厘米/年的增長速度長高,直至青春期前。女孩的青春期開始年齡通常在8歲以后,平均年齡9—10歲。男孩的青春期開始年齡通常在9歲之后,平均年齡11—12歲。整個青春期發育過程約需1.5—6年,平均4年,這一時期孩子身高的增長速度是青春期前期的2倍。
那么,為什么會有“早長”“晚長”的說法?事實上,評價一個孩子身高的水平,光看年齡是不準的,要看骨齡。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身高管理專家原春青在論壇上表示,每個孩子身高停止生長的年齡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能長到十七八歲,有的孩子15歲就不長了。但是所有孩子身高停止生長的骨齡相同。一般情況下,男孩子長到骨齡16歲,女孩子長到骨齡14歲,身高基本就停止生長了。
骨齡和年齡有沒有內在聯系?原春青指出,正常情況下,骨齡與實際年齡的差別應在±1歲之間,若骨齡比生活年齡大1歲以上,為“早長”,反之為“晚長”。如果孩子明顯比同齡人矮,或者比同齡人高出很多,家長應在密切關注孩子的生長狀態的同時,到正規醫療機構拍攝骨齡片,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采取相應干預措施。
“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遺傳、媽媽孕期狀況、后天營養、疾病、激素、生活環境等。只有搞清楚孩子長得矮具體是由哪些因素導致的,才能‘對癥下藥’。” 李豫川說。
要想孩子長得高 不能盲目補充營養
“孩子多吃肉、多吃飯,自然長得高。”記者身邊就有很多家長這樣想。
事實上,保證充足、均衡的營養固然十分重要,但是營養過剩,導致肥胖或超重則可能影響身高。原春青指出,較多的脂肪組織容易導致雌激素分泌增多,體內較高濃度的雌激素會直接加速骨齡的生長,促使成長板閉合,影響身高。“大量臨床數據表明,胖孩子易出現骨齡提前,即骨齡一般大于年齡,其身高增長的空間就會受限。”原春青說。
究竟如何才能讓孩子科學長高?
通常,人的身高70%—80%取決于遺傳因素,同一種族、家族,其青春期發育的早晚具有相似性。母親孕期的營養、情緒、子宮及胎盤情況、是否有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先天身高;孩子成長過程中,生長激素、甲狀腺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等將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某些慢性疾病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和體重。
先天因素雖然無法改變,但家長們可以引導孩子形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盡最大可能發揮孩子長高的潛能,通過后天的努力改善身高。
原春青建議,家長要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營養,少攝入垃圾食品和含糖量高的食品、飲料等;多引導孩子進行體育鍛煉,尤其是彈跳類的縱向運動;保證充足睡眠;讓孩子保持舒暢的心情,家長在孩子面前忌焦躁、易怒等。
“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不僅有助于孩子長高,更會保障他們的身心健康,陶冶品性情操,讓孩子受益一生。”原春青說。(作者 于紫月)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