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影像周展覽引發北京市民觀看熱潮
摘要:為期三天的展覽板塊,用豐富多元的內容和別出心裁的設計,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絢麗多彩的紀實影像嘉年華,也用紀錄片的方式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讓每一位觀眾透過一個個精彩的光影故事,感受鏡頭背后紀錄片人的創作精神,回顧鏡頭中新中國70年走過的光輝歷程。
原標題:紀實影像周展覽引發市民觀看熱潮
自第三屆北京紀實影像周開幕以來,全民參與的熱情持續高漲。四大展覽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展廳之中始終熱鬧非凡。
在中華世紀壇一層展廳內,一幅幅精美的海報和一幀幀珍貴的影像,讓參觀者長時間駐足,感受紀實影像因真實而帶來的深刻震撼。這些參觀者中,既有專程從外地趕來見證紀實影像盛事的行業人士,也有帶孩子感受中國紀實作品魅力的家長,還有對紀錄片感興趣的熱心觀眾。
“記錄與榮光——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典紀錄片回顧展”展出的是由多位資深專家認真評議、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紀錄片中精心挑選出來的70部經典作品。這些全景式、多角度呈現新中國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的紀錄片佳作,不僅帶領觀眾回顧了新中國紀錄片70年來的發展史,更用一部部經典作品構成的時間長廊,讓觀眾透過紀實的鏡頭感受新中國70年來的激蕩歲月。
一位80多歲的老人在每一塊展板和屏幕前都認真地觀看。每看過一部作品的介紹和視頻,他都十分激動,他說:“真是不得了!”記者在和老人溝通后了解到,老人家曾經是搞工程建設的,跑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也經歷了從舊中國到新中國、從積貧積弱到富強民主的過程。老人表示,這次展覽的這些經典紀錄片作品,呈現出的新中國發展歷程真是不得了。老人說:“我活了這么大歲數,特別深刻地感受到,中國最好的時代就是十八大以來的這些年。”他還認為,人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變得模糊,而紀錄片能夠為我們、為這個國家、為這個民族保留最真實的、最完整的記憶。“對于像我這樣上了年紀的人來說,能夠在這樣一個展覽上看到這么多經典的紀錄片,真的是很好的體驗。”
一位來自河北的70后觀眾表示:“通過參觀今天的主題展覽,我不僅看到了50后、60后前輩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回顧了偉大祖國70年的歷史,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很自豪!”
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18年度國產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項目展”的展廳內,一位前來參觀的紀錄片專業方向的在校大學生表示:“看到這么多優秀的作品和創作者,我覺得中國紀錄片行業的未來值得期待!選擇了紀錄片這個專業,我是幸運的,我很期待畢業后投身到紀錄片創作這個行業中!”
在專題展廳的放映區,每天都會坐滿觀眾。不少觀眾表示,紀錄片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它能夠豐富孩子的知識,同時給孩子的成長過程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在“優秀電視紀錄片(含提案)、短視頻作品征集優秀作品展”的現場,匯聚了眾多優秀的紀實作品,一部部優秀的作品也引起了參觀市民的熱烈討論。
為期三天的展覽板塊,用豐富多元的內容和別出心裁的設計,為觀眾呈現了一場絢麗多彩的紀實影像嘉年華,也用紀錄片的方式展示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讓每一位觀眾透過一個個精彩的光影故事,感受鏡頭背后紀錄片人的創作精神,回顧鏡頭中新中國70年走過的光輝歷程。(李俐)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