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好人”和一個貧困學子的故事
摘要:“能用我微薄的力量幫助楊文凱圓他的夢想,我感覺自己的付出都值得。”看著面前的一老一少,回想12年來沒有父愛和母愛的農村貧困學子楊文凱,我們心中很不是滋味,幸好遇上了“中國好人”趙鐵錘,幸好楊文凱有毅力堅持了下來,完成了學業,實現了夢想,兩個人都用自己的努力譜寫出人生精彩的樂章。
用我的幫助圓你的夢想
一個“中國好人”和一個貧困學子的故事
記者 丁振 通訊員 陳富立 文/圖
趙鐵錘看望楊文凱和他的爺爺。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近日,筆者和“中國好人”趙鐵錘一起來到西平縣蘆廟鄉潘老莊村他資助的學生楊文凱家中。這是趙鐵錘最高興的一天,因為楊文凱在他的幫助下考上大學了。
在家等候多時的楊文凱和他的爺爺聽到三輪車響,迅速走出大門,熱情上前迎接。一陣寒暄過后,趙鐵錘和楊文凱一起將車上一袋大西瓜卸下來,這是趙鐵錘專門為他爺孫倆降溫解暑準備的。楊文凱是趙鐵錘資助的貧困學生,今年高考他被中原工學院(一本)錄取。喜訊傳來,親戚鄰里奔走相告,紛紛夸贊楊文凱是個爭氣的孩子。趙鐵錘聞訊更是喜出望外,大熱天帶著禮品來到家中以表祝賀和慰問。
楊文凱的家是四間破舊的老平房,室內十分簡陋,空蕩蕩的,沒有什么值錢的物什,只有一臺舊式電視機。抬頭間,一道亮麗的風景映入眼簾,只見東面墻壁上張貼著一大片獎狀,一張張排列整齊,耀眼奪目。這些獎狀記載著楊文凱十年寒窗勤奮苦讀、品學兼優的青春足跡,也是對楊文凱少年時期立志成才的有力見證。
10多年來,楊文凱和爺爺相依為命,過著節衣縮食的清貧生活。談起家庭往事,他爺爺眼眶瞬間溢滿熱淚,原來楊文凱6歲時就失去了父母,成為一名孤兒。父親因在本村西河窯場干活天熱洗澡時溺水身亡,當時只有30多歲。之后,母親也離開兒子遠走他鄉,從此杳無音訊。苦難的經歷給楊文凱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深創傷,也早早為他的成長砥礪了不屈的意志。在爺爺的精心呵護下,楊文凱在求學的道路上櫛風沐雨、艱難跋涉,一步步成長起來。
談起學習經歷,楊文凱顯得沉著穩重、淡定從容。今年只有18歲的楊文凱經過時間打磨成熟很多,雖然生活中經歷很多風雨坎坷,但是看不出有一點點的愁思和傷痛。當筆者指著獎狀問他有何感受時,楊文凱微笑著說:“我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沒留過級,學習成績在班里一直都是前幾名。每次回到家里,看到這些獎狀我心里就非常踏實,每張獎狀都凝聚著我的心血和汗水。因此,獎狀拿回家后,我都會小心翼翼把它貼好、貼整齊。”
“你為學費生活費發過愁嗎?”筆者問。楊文凱說:“沒有,從2014年七年級第二學期開始一直到高中畢業,都是鐵錘叔叔資助的,我很感激他,是他幫我圓了大學夢。”“今后有何打算?”筆者又問。楊文凱沉思片刻,激動地說:“走向高等學府,是我夢寐以求的愿望。在大學里,我要繼續發揚好學勤學的精神,掌握更多的知識,服務國家、回報社會。”語言雖短,但鏗鏘有力,說出了他的理想,也抒發他的心聲。“能用我微薄的力量幫助楊文凱圓他的夢想,我感覺自己的付出都值得。”趙鐵錘真誠地說。被人譽為身殘志堅“活雷鋒”的趙鐵錘曾經光榮入選2014年7月份“中國好人榜”,他樂于助人、扶危濟困,用愛心傳遞向上力量。
談話間,楊文凱的爺爺已把切好的西瓜放在小圓桌上,執意讓我們吃。這時已近中午,陽光從頭頂照下來,爺孫倆站在門口,目送我們返程。看著面前的一老一少,回想12年來沒有父愛和母愛的農村貧困學子楊文凱,我們心中很不是滋味,幸好遇上了“中國好人”趙鐵錘,幸好楊文凱有毅力堅持了下來,完成了學業,實現了夢想,兩個人都用自己的努力譜寫出人生精彩的樂章。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