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園里賞古風長安
摘要:“斗拱大是唐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從戰國到秦漢,斗拱由小到大,由簡單到繁瑣,到了唐代,斗拱在建筑上的運用發展到成熟期,廣泛運用于皇家建筑、佛寺建筑、神祠建筑。”
原標題:陜西園里賞古風長安
8月22日至24日,世園會迎來“陜西日”,憨態可掬的“秦嶺大熊貓”吉祥物、“秦嶺四寶”留影墻吸引了大批游客爭相拍照。在位于中華園藝展示區的陜西園,一條“絲路”串起古風長安景區、綠色絲路景區、山水文韻景區,帶領游人盡情享受古風長安、絲路風情。
在陜西展園門口的留影墻上,“秦嶺四寶”——大熊貓、朱鹮、金絲猴、羚牛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游客面前,引得游人爭相拍照留念。走進展園,一條曲折蜿蜒的道路環繞全園,沿步道向前,古風長安景區、綠色絲路景區、山水文韻景區依次映入眼簾。
古風長安景區展現了濃郁的古都文化。不論是園區中的文化廣場還是主體建筑,都氣魄宏偉、嚴整開朗,具有濃烈的唐朝建筑風格,其中構造精巧的斗拱頗為引人注目。站在屋檐下往上瞧,斗拱向外挑著,把最外層的桁檀挑出一定距離,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遠,造型優美壯觀。同時,這些斗拱造型美觀,如盆景,又似花籃,將建筑裝點得特色十足。“斗拱大是唐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從戰國到秦漢,斗拱由小到大,由簡單到繁瑣,到了唐代,斗拱在建筑上的運用發展到成熟期,廣泛運用于皇家建筑、佛寺建筑、神祠建筑。”設計師劉慧玲介紹,希望通過這些唐風建筑、陳列展品,能為游人重現漢唐盛世景象。
在綠色絲路景區,游人可以跟隨蜿蜒的山體重走絲綢之路。“我們現在吃到的很多水果,都是通過古絲綢之路從西亞、中亞一帶傳入的舶來品,其中葡萄、石榴、蘋果更是被視為古絲綢之路上的‘三大名果’。”劉慧玲說。綠色絲路景區正是運用石榴、蘋果這些絲路果實,與地形元素相結合,演繹“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的延續發展。
山水文韻景區以秦嶺渭河為底,打造山水空間。在這里,游人能看到很多陜西本土樹種,比如常生長在溝渠叢林的陜西衛矛、耐旱耐寒的落葉灌木猥實、集中產于陜西華山的常綠喬木華山松,以及生長于秦嶺中的陜西白皮松。
“陜西歷來是生態環境優美之地,但曾因過墾過牧,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如今的陜西,綠色版圖已向北推進了400公里,已是‘全域綠’。希望通過世園會平臺,向全世界展現一幅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畫卷和生態高顏值的陜西。”陜西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李瑤)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