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為居家養老提質增速
摘要:廣州在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開展家庭養老床位試點,預計到2020年,全市建有400張左右家庭養老床位,也是對符合廣州城市特點的養老模式的有益探索。
譚敏
原標題:智能化為居家養老提質增速
在家里享受養老院的服務,是一種什么感覺?有媒體走訪發現,在越秀區人民街試點的家庭養老床位裝了許多智能監測裝置,保障老人安全;而在荔灣區的一個家庭養老床位,長者可享受24小時護工服務,比保姆更專業、更讓人安心。
中國已進入老齡化時代,老年人口急速增多,養老機構“一床難求”,再加上不愿意去養老院的傳統觀念,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被認為是緩解當前養老難題的重要手段。全國各地都在進行各種試點和推廣。廣州在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開展家庭養老床位試點,預計到2020年,全市建有400張左右家庭養老床位,也是對符合廣州城市特點的養老模式的有益探索。
在目前的養老模式中,機構養老受限于資源匱乏、成本較高,不可能大規模推廣,多適用于失能失智老人;而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雖然適合大范圍推廣,但專業化水平低、能提供的服務有限。社區養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兩者局限,結合兩者優勢,既可以滿足老人的情感化需求,又可以讓老人得到更專業化的照顧。但目前專業化的養老機構要進入社區,容易因為居民反對、缺乏物業資源而被迫擱淺。社區養老發展多年,在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務方面進展迅速,但專業化的醫療服務卻供給不足。
家庭養老床位無需實體機構,但卻將護老設施、標準化服務“搬”進老人家中,滿足了居家老人享受“機構標準”養老服務的需求。雖然目前看起來數量不大,但卻相當于低成本增加了養老機構數量,是緩解養老服務壓力的有效手段。
家庭養老床位能否推行順利,關鍵在于智能化設施的使用,因為要對老人進行24小時的監測與保護。比如,已享受家庭養老床位的梁婆婆家,除了裝上了防跌倒的無障礙扶手、防滑墊之外,還有包括智能檢測生命體征的床墊、燃氣報警器、煙霧報警器、水浸感應器、門窗磁感應器、人體感應小夜燈等一系列智能化設備,這些設備一旦報警,包括老人家里、子女手機、養老機構系統都會接到警報,有關人員就會及時進行處理。老人獨自在家的危險性大大降低,家人也能夠更放心。
隨著智慧養老水平的提高,各種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的健康醫療方面的新應用越來越多,將會為居家養老模式帶來更多可能性,更好滿足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需求。 (譚敏)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