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劇日文名夸張?源于命名習慣
摘要:日本許多編劇非常熱衷于給自己寫的劇加上副標題,副標題的主要作用其實就是講述本劇的主要內容。
原標題:國產劇日文名夸張?源于命名習慣
【漲姿勢】
昨天《如懿傳》釋出日版預告,這部中國電視劇的日版譯名為《如懿傳~紫禁城里命運凋零的王妃~》,由于劇名的翻譯比較另類,在互聯網上引發熱議。而有人整理發現,不僅是《如懿傳》,包括《瑯琊榜》《扶搖》《延禧攻略》等劇的日本譯名,都非常具有日本氣息。超長的劇名和中二(青少年過于自以為是的言行)的氣質確實是與國內電視劇起名方式天差地別,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日本的劇名總是這么特立獨行呢?
日本編劇熱衷用副標題解釋內容
我們覺得日本的劇名很長,主要是因為主標題后波浪線里的內容長。不光是從中國引進的劇,日本的劇也是這樣,比如戶田惠梨香的科幻電視劇SPEC,全名叫做《SPEC~警視廳公安部公安第五課 未詳事件特別對策系事件簿~》,2019年大河劇叫做《韋馱天~東京奧運的故事~》,正在播出的東京臺月10劇《Legal Heart~重建生命的律師~》等。一般都是把波浪線里的內容也算作是劇名,實際上它們叫做副標題。
日本許多編劇非常熱衷于給自己寫的劇加上副標題,副標題的主要作用其實就是講述本劇的主要內容。比如前文提到的幾部劇,不管是對于日本觀眾來說還是海外觀眾來說,簡單的一個詞或是幾個單詞并不能讓人知道這部劇是講什么的,所以都要加上副標題。
這個習慣具體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難以考證,但是由于日本許多綜藝節目也喜歡根據每期節目的主題打上不同的副標題,而日本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的制作都是電視臺中心制,因此電視劇起名的時候受到綜藝節目的影響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對于從中國引進的電視劇來說,許多電視劇的劇名也是無法讓人知道是在講什么,比如《瑯琊榜》和《延禧攻略》,還有這次的《如懿傳》,因此加上副標題是非常合理的,這樣也有助于普通觀眾第一時間把握故事主題,進而點進去觀看或是購買DVD。
為什么劇名翻譯如此夸張?
如果整理一下日本引進的國產劇翻譯,我們會發現,除了長,用詞還很夸張。常見用詞包括:逆襲、宿命、誓言、牢籠、爭霸、命運等等,在海報設計上也極為夸張,大量地使用亮色,對比度高,字體巨大,視覺沖擊力極強。
很多人覺得是因為日本人太過于中二,喜歡這些夸張的東西。實際上更多的是日本影視劇制作體系的一種習慣性操作。
日本的劇場文化濃厚,早年各種戲劇小劇場為了招攬觀眾,在給劇目起名和制作宣傳單頁時都是極盡夸張之能事,巨大的字體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可以最大限度保證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且非常喜歡把一部劇的所有賣點都擠在一張海報上。而當這些劇場從業人員開始走進影視劇制作體系的時候,這樣的宣傳邏輯自然也就帶了進來,最后便形成了非常具有日本特色的影視劇起名風格和宣傳素材制作邏輯。
沒有起名規范只有起名習慣
具體分類來看的話,日本翻譯劇名主要有三種情況:
一種是直接翻譯劇名,一般采取直譯、根據英文片名翻譯、融合日本特色翻譯,這個話題屬于翻譯學上的,由于筆者不從事翻譯工作,在此不進行展開。這類劇主要是一些現代題材的劇或是偶像劇,偶爾也有特例,但是不常見。
一種是加副標題的,以古裝劇為主。幾乎所有日本從中國引進的古裝劇都會加各種各樣中二的副標題幫助觀眾理解。
還有一種是古典小說改編的大IP劇,一般使用原名,比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這些作品。由于這些題材本身在日本就有比較廣泛的受眾,因此劇名都不做翻譯,而是直接使用日式漢字寫出來。
這個規律也可以用在日本自己拍攝的電視劇上。不過由于給電視劇起名這種事隨意性比較大,因此并沒有什么所謂的起名規范,只能說一個編劇一個習慣,而最終播出時的劇名也是由編劇和電視臺共同確定的,唯一的共性可能就是劇名越起越長了。
國產劇在日本的表現如何?
雖然近幾年國產劇出海勢頭很猛,但是與在東南亞掀起觀劇狂潮的架勢相比,出口到日本的國產電視劇還是比較小眾,無論是播放量、DVD銷售量、社交媒體話題熱度都不是很高。特別是由于國產電視劇普遍較長,一部40多集電視劇,在日本只有一年一部的大河劇是這個長度,嚴重限制了受眾。
以日本的影視劇評價網站filmarks的數據來看,上面比較火的國產古裝劇是范冰冰的《武媚娘傳奇》(日文翻譯《武則天~The Empress~》),有29人看過,而石原里美的《非自然死亡》則是11965人看過,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與此同時,日本電視劇的制作播放體制也限制了國產劇在日本的傳播。
日本的電視劇制作是以電視臺為中心,從立項、選角、拍攝都是由電視臺負責,然后在該電視臺播出。在這樣的制作-播出體系下,本臺的自制劇永遠占據主導地位,比如石原里美的《朝5晚9~帥氣和尚愛上我~》,出品方和發行方都是富士電視臺,不存在兩個臺同時播出的情況。這樣的制作體系也導致了日本電視劇在宣傳上非常依賴本臺的其他節目,雖然社交網絡興起后網絡熱度變得很重要,但是并沒有撼動原有體系。
這就導致了國產劇出口到日本后,能夠在電視上播出的不多,因為所有的播出檔期都被各電視臺的自制劇占滿了,偶爾能夠在電視上播出的也都是在一些深夜檔或是午間檔。如果沒在電視上播出的話,觀眾們要么買DVD,要么就只能在視頻網站觀看,極大限制了傳播。
國產劇出海任重而道遠,國內電視劇市場與海外市場的巨大差異如何去彌補,不是單單改一個名字就可以解決的事情。
責任編輯:張亞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