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背護背,祛病延年
摘要:督脈處于脊柱中央,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人體五臟六腑相關的穴位如心、肝、脾、肺、腎的俞穴都在背部,經常激發疏通背部區,有益氣息運行、血脈流暢,可以舒經活血、振奮陽氣、強心益腎,進而滋養全身器官,增強人體生命活力。
統攝一身之陽,五臟六腑相關穴位均有分布
養背護背,祛病延年
戴秀娟
受訪專家:河南省中醫院肺病科副主任 趙潤揚
古語有“背者,胸中之府”的說法,背部的養生保健歷來都被醫家們重視,中醫按摩、拔罐、刮痧、捏脊、督脈灸等許多治療方法都是在背部進行的。可以說,注重養背護背,可祛病延年。
河南省中醫院肺病科副主任趙潤揚介紹,背為陽,腹為陰,人體背部分布的基本都是人體的陽經,脊柱更是主一身陽氣的督脈所在。督脈與六陽經有聯系,稱為“陽經之海”,統攝一身之陽。督脈處于脊柱中央,兩旁是足太陽膀胱經,人體五臟六腑相關的穴位如心、肝、脾、肺、腎的俞穴都在背部,經常激發疏通背部區,有益氣息運行、血脈流暢,可以舒經活血、振奮陽氣、強心益腎,進而滋養全身器官,增強人體生命活力。
背部有許多祛病保健的重要穴位。如大椎穴,在大椎穴處艾灸和拔罐可治療風寒、風熱、陽虛等感冒癥狀,還能振奮一身陽氣,防止寒邪入侵。大椎穴還能緩解腦供血不足,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人,經常按摩大椎穴能有效緩解頸部肌肉酸痛帶來的頸部肌肉強直、僵硬等不適癥狀。在背部主要的俞穴拔罐、刮痧,能起到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的功效。小兒捏脊具有促進氣血流行、經絡通暢、神氣安定、調和臟腑的作用。在臨床上,這種方法常用于治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失眠及小兒疳積、感冒、發燒等癥狀;也可用于遺尿及脾胃虛弱患兒的調理。
另外,督脈灸是在督脈脊柱段上施以隔藥灸來治療疾病的特色療法,既可溫腎壯骨、補精益髓以治本,又可祛寒除濕、豁痰破瘀、行氣活血以治標。這里給大家推薦一些生活中養背護背的方法。
暖背。背部養生,首重保暖。背的寒暖與臟腑的功能息息相關。平時穿衣服要注意保暖,隨時加減。
曬背。避風曬背,能暖背通陽,增強體質。
捶背。捶背可以舒經活血、振奮陽氣、強心益腎。自我捶打時,應握空心拳,快慢適中地捶打背部,用力要均勻。
搓背。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悶、腹脹的功效。搓背可在洗澡時進行,注意用力不宜過猛,以免搓傷皮膚。
撞背。撞背可提升陽氣、調節內臟,使全身氣血通暢,改善身體虛弱的情況。撞背要注意用力適度。
艾灸。借艾火的熱力和藥力給背部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來調節臟腑的陰陽平衡。(特約記者 戴秀娟)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