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寶寶告別痱子的煩惱
摘要:補充水分:痱子是汗腺代謝異常引起的,需要適時補充足量的水份,汗水才能帶走身體熱量。寶寶長了痱子 該如何處理?當痱子出現破潰糜爛及感染時,需及時就醫。羅醫生提醒,痱子不可輕視,除容易誤診外,治療不及時還可導致繼發感染,因此需帶孩子到專科醫院皮膚科就診。
夏季天氣悶熱,看著自家寶寶長痱子,又疼又癢,家長們的心都碎了。在重醫兒童醫院門診皮膚科,時常可以看到家長們抱著長痱子的寶寶問醫生,寶寶怎么就長痱子了呢?怎么治療?以后怎么預防?就此,重醫兒童醫院皮膚科副主任羅曉燕醫生來支招,讓寶寶和痱子說拜拜,輕松度過這個夏天。
寶寶又抓又撓 家長不敢亂來
市民張女士今年28歲,上周末因為寶寶長痱子令她焦頭爛額。“我家妞妞2歲了,星期六發現她的頸部胸部很多紅疹子,她忍不住去抓,有些地方都破了,看著很心疼,天氣又熱,怕傷口化膿。”張女士說,看寶寶如此,周末的安排都只有取消,趕緊送到醫院來進行治療。
羅曉燕醫生介紹,痱子是由于環境中的氣溫高、濕度大,出汗過多不易蒸發、汗液浸漬皮膚后不能正常從汗腺排出,導致汗腺破裂、汗液外溢刺激到周圍皮膚組織,出現的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的癥狀。“這就是為什么痱子喜歡長在皮膚出汗多,比如衣服、尿不濕覆蓋的部位。”羅曉燕醫生說,“額頭、頸部、腋下、背部、大腿根都是痱子‘青睞’的部位,而寶寶是可以全身長痱子。”
有些家長會問:我的寶寶并沒有出很多汗水,為什么也長痱子?羅醫生解釋,那是因為除高溫和高濕度外,夏季皮膚表面大量繁殖的微球菌如表皮葡萄球菌等也參與和促進痱子的形成。
痱子分4種
莫要搞混淆
痱子也有多種形態,在臨床上常易導致誤診,與濕疹,夏季皮炎,膿皰瘡等炎癥性與感染性皮膚病相混淆。
1.白痱:學名晶痱,是汗液外溢在表皮淺層所致。因此,水皰小而密集,皰壁薄、清亮,周圍不紅,輕輕擦拭就會破,干了后會有細小的脫屑。一般不癢,天氣涼快或勤洗澡,幾天就會自行消退,這是痱子中最輕微的類型。
2.紅痱: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類型,由于汗液外溢在表皮深層所致,可融合成一大片,又癢又痛,形成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丘疹或丘皰疹,周圍輕度紅暈,常發生在頭面,手肘,頸胸背,臀部等部位,易與濕疹混淆。
3.膿痱:紅痱的水皰頂部出現膿點。容易出現在寶寶的四肢屈側、會陰部等皺褶部位和小兒頭部,易與膿皰瘡等感染性疾病混淆,但本病膿皰屬于無菌性獲非致病性球菌所致。
4.深痱:本型少見,由于汗液外溢在表皮及其下面的真皮交界處。多發生于嚴重且反復發生的紅痱。皮疹泛發時,除面部、腋窩、手足部位代償性出汗增多,其他部位汗腺基本喪失功能而導致少汗或無汗,臨床科出現熱衰竭,多合并出現疲勞、食欲差、倦睡、頭痛、眩暈等全身癥狀,見于極端高溫氣候地區。
預防寶寶長痱子
掌握四個關鍵詞
1.降溫:很多媽媽擔心寶寶吹空調容易感冒。根據空調情況,把空調開到25度以上是沒有問題的。空調和風扇也不要直接對著寶寶吹,同時注意保持空氣的流通。
2.清潔:保持皮膚清潔,夏季一天可以為寶寶洗兩三次溫水澡,有利于洗掉汗液,留心清潔胖寶寶的褶皺處。
3.干燥:給寶寶穿寬松透氣棉質的衣服,寶寶流汗時,及時擦干,尤其是皮膚褶皺處汗液容易積聚的部位,停用油膩的護膚用品。
4.補充水分:痱子是汗腺代謝異常引起的,需要適時補充足量的水份,汗水才能帶走身體熱量。因此,天氣炎熱時需要適量多飲水。除了多飲水,可以喝點綠豆湯清熱解暑化濕。
寶寶長了痱子
該如何處理?
通常通風、干爽、氣溫低的環境下,痱子會好轉或自行消退。甚至輕微的痱子,沖個涼就會好很多。消退時間的長短與痱子的嚴重程度、分型、環境等有關。至于外用藥物的選擇,可以選用爐甘石類制劑,用前搖一搖,洗完澡涂在長痱子的地方。當痱子出現破潰糜爛及感染時,需及時就醫。
羅醫生提醒,痱子不可輕視,除容易誤診外,治療不及時還可導致繼發感染,因此需帶孩子到專科醫院皮膚科就診。
(記者 文翰)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