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南省“雙師型”教師文秘專業企業(駐馬店日報社)實踐第二十二天
摘要:竹溝魂,革命情。今天尋訪前輩足跡,緬懷戰斗歷程,考察創業事跡,學習工匠精神就是要將這兩種精神繼續發揚光大,永葆其強大的推動力量,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做貢獻。
駐馬店網訊 為紀念抗戰勝利74周年,銘記歷史、珍愛和平,8月15日上午,河南省“雙師型”教師文秘專業學員在駐馬店日報社領導帶領下走進確山縣“竹溝革命紀念館”和“竹溝革命烈士陵園”,追尋前輩足跡,體驗紅色精神,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下午,學員來到確山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昊韻樂器有限公司”參觀考察,學習農民工“勇于開拓,敢為人先”返鄉創業的典型事跡,體會大國工匠勇于創新、精益求精的進取精神。
上午八點的晨會中,班主任程守俊、王安麗老師安排部署了行程和注意事項,提醒學員注意安全。之后學員在駐馬店日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編輯吳振海和駐報傳媒集團公司總經理傅維剛及兩位班主任帶領下坐車來到有“小延安”之稱的“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考察學習。
參觀竹溝革命紀念館。
“烏云之中見青天,竹溝就是小延安,一聲號令震破天,千軍萬馬上前線。”竹溝是中原地區革命的搖籃。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張愛萍、張震、方毅、朱理治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里工作和戰斗過。竹溝革命紀念館,位于確山縣西30公里的竹溝鎮延安街,始建于1956年,由周恩來總理題寫館名,是全國建立較早的革命紀念館之一。館內有革命舊址31處,文物、文獻、圖片等近千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
聆聽工作人員解說。
走進紀念館,目睹那一幅幅珍貴的老照片,那一件件當時使用過的衣帽、筆記本、槍支彈藥等物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工作人員的帶領解說下,學員了解了新四軍的創建歷史和竹溝在我黨的重要地位。聆聽著向導流利的解說,看著墻上一幅幅的歷史照片和展柜里的文物,對英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增強了愛國熱情。
大家參觀了竹溝革命紀念館重要的紀念展廳: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軍四支隊八團隊各機關、劉少奇辦公室、李先念辦公室、彭雪楓辦公室等舊址和竹溝軍政教導大隊、豫鄂邊軍事會議舊址及陳列廳等。在一個個低矮破舊的房子里,撫摸著被歷史洗禮過的老式建筑,心靈受到震撼和洗禮,仿佛回到了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見到了一個個偉人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為了理想在戰斗。
瞻仰在竹溝工作過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每到一處,學員們都認真傾聽講解,詳細了解革命前輩在竹溝的革命經歷。在莊嚴肅穆的紀念館里,紅色文化薪火相傳,一件件歷經戰火的革命文物講訴著昨天的歷史,一張張珍貴的文獻資料和影像照片再現著昨日的風云,充滿歷史感的建筑浮雕,讓大家如臨其境,仿佛能夠感受到那段崢嶸歲月中令人激昂澎湃的革命精神。
重溫入黨誓詞。
隨后,學員們又來到“竹溝革命烈士陵園”,這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進園后看到“竹溝革命紀念碑”在北面的至高處矗立著,筆直平坦的甬道、挺立于道路兩旁的四季常青的松柏、寬敞悠長的臺階無不透漏出莊嚴肅穆。學員懷著崇敬之情沿路緩緩而上,來到紀念碑下面的臺階前。長長的臺階從下往上看,只見臺階不見平臺,代表革命道路艱難坎坷,革命雖已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從上往下看,只見平臺不見臺階,代表先輩偉人的視野多么開闊。在竹溝革命紀念碑前的臺階上,學員拿出鮮艷的黨旗,整齊排列肅立,舉起右手,在臨時黨支部書記程守俊的領讀下,面對黨旗,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表達對黨的忠誠和為偉大事業奮斗終身的志愿,堅定始終牢記黨的宗旨永遠跟黨走的理想信念。
青山魏巍、綠水蕩漾。在竹溝這片熱土戰斗過的許多革命前輩、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前赴后繼,英勇奮斗,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他們的英雄業績與青山同在,他們的革命精神與綠水共存。他們猶如一座豐碑,永遠屹立在人們心中!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竹溝魂,革命情。無數革命先烈前赴后繼,用鮮血為后人開辟了一條條幸福大道,瞻仰紅色圣地,緬懷革命先烈,感受戰火紛飛的艱難歲月,這是一份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它是鼓舞、激勵學員繼續奮斗的強大推動力。
參觀確山昊韻提琴廠。
下午,學員來到位于確山縣產業集聚區提琴產業園——河南昊韻樂器有限公司,參觀樂器陳列室、樂器制作車間,詳細了解樂器制作過程,仔細聽取企業負責人介紹小提琴制作的工序,認真觀摩小提琴制作流程,了解回鄉農民工的創業之路,增強歷史責任與使命感。在展廳內大家看到了各種提琴產品成排懸掛,車間內,工人們全神貫注,正在精心手工打磨提琴。在了解到提琴的魅力與精良的制作之后,很多學員激動不已,迫不及待的直接上手體驗,找尋拉小提琴的感覺。
體驗拉小提琴的感覺。
鄉村農民與高雅的提琴制作,看似沒有交集,在確山提琴產業園卻完美結合。這批新時代的農民,憑借著闖勁、智慧和獨具的匠心,在這塊飽含紅色基因的土地上,精心打造優質提琴,不僅自己創業致富,筑建起提琴家園,奏響新時代的華章,還精準扶貧,帶動解決了不少鄉親,當年脫貧并走上富裕之路。這不僅是一個企業的成功,更是新一代中國人努力拼搏的剪影。參觀確山提琴,使學員感受到大國工匠精神和中國制造正在影響世界。
快速發展的昊韻提琴廠。
愛國主義、艱苦奮斗,是中國紅色文化的精髓。今天尋訪前輩足跡,緬懷戰斗歷程,考察創業事跡,學習工匠精神就是要將這兩種精神繼續發揚光大,永葆其強大的推動力量,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做貢獻。
責編:王安麗
整理:杜亞輝
供稿:杜亞輝 葛瑞影 鄭 超 王曉延 馬雙燕 聞 倩 李雪藝 孟一帆 周 勇 牛國權 張英娟 曹小霞 張冬梅
責任編輯:張亞美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