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美潤”合作社打造“香菇之鄉”
摘要:幾年來,合作社實行統一提供菌種、統一建設菌棚、統一菌棚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收購產品“五統一”的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食用菌種植戶尤其是貧困戶缺優良菌種、缺技術指導和產品銷售難的后顧之憂,帶動了以四棵樹村為核心的竹溝鎮周1200多戶農戶種植,促進了當地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
種香菇 育產業 創財富
“新美潤”合作社打造“香菇之鄉”
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全媒體記者 許靜
本報訊 8月13日,記者在確山縣竹溝鎮新美潤種植專業合作社采訪。一個個香菇大棚一字排開,大棚上寫有“西王樓村”、“肖莊村”等村名,工人們有的在擺放菌棒,有的在噴水,忙得不亦樂乎。這是該合作社總經理宋九莉開發的農業項目,也是竹溝鎮重點扶持的扶貧開發企業。
據了解,該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7月,注冊資金1000萬元。幾年來,合作社實行統一提供菌種、統一建設菌棚、統一菌棚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收購產品“五統一”的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食用菌種植戶尤其是貧困戶缺優良菌種、缺技術指導和產品銷售難的后顧之憂,帶動了以四棵樹村為核心的竹溝鎮周1200多戶農戶種植,促進了當地食用菌產業的快速發展。
截至2018年底,合作社流轉土地600畝,初步實現了連片開發,規模經營,僅此一項,就為農戶創收36萬元。2018年,合作社投入800多萬元,建香菇大棚150個,種植香菇80萬袋,年產量1600多噸,年純利潤600多萬元。每逢采摘旺季,合作社從周邊村招工120多人,為留守婦女和貧困農戶提供在家門口賺錢的機會。一名正在忙碌的中年婦女告訴記者,她家是貧困戶,是合作社給她提供了掙錢的機會。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自家的土地流轉有收入,在這里務工有工資,托管菌棒有錢賺,年底還有分紅,依靠合作社她家摘掉貧困帽子有底氣。
村民劉新枝家上有老下有小,過去長年外出打工,除去花銷,遠遠不能滿足一家人正常生活,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戶。2018年,宋九莉吸納她加入合作社,為她無償提供優質的食用菌菌種和技術服務,并簽訂回收合同,讓她一家看到了擺脫貧困的希望。眼下,她家發展食用菌種植大棚4個,一季就實現收入近4萬元,成功脫貧。
宋九莉告訴記者,合作社不久前被市政府評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脫貧工作先進單位”,被省婦聯、省扶貧開發辦評為“巧媳婦創業就業工程示范基地”,這是對她的極大鼓舞。她表示,以后將更加努力,不負重托,擴大規模,增強實力,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眼下,一些新增的香菇種植大棚正如火如荼興建中,宋九莉告訴記者:“這個項目得到了縣里和鎮里的大力支持,以后竹溝鎮不僅是‘提琴之鄉’,我們還要把她打造成‘香菇之鄉’呢。”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