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里的駐馬店(之三)
摘要:關于范云詩歌在歷史上的地位,很多古人都有評論,歷史上第一部詩論鐘嶸《詩品》便用清便宛轉、如流風回雪來形容范云的詩歌之特點。
◇杜平
唐·李商隱《送王十三校書分司》
多少分曹掌秘文,
洛陽花雪夢隨君。
定知何遜緣聯句,
每到城東憶范云。
《送王十三校書分司》是晚唐詩人李商隱在內弟王十三赴洛陽任職時寫的送別詩。詩中典借何遜與范云聯句詩表達詩人與內弟至親之情、文友之誼。其中,范云《別詩》云:
洛陽城東西,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一個晚唐的著名詩人典借300多年前前輩的詩作,可見其對該詩人及其詩作的推崇與喜愛。
其實,作為詩人,在南朝齊、梁間,范云的名望一點兒都不輸給別人,與李商隱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當然不是現在老杜對這位叫范云的鄉黨的過譽之詞,只是后來的地方史志過少提及所至。所以,老杜必須說叨說叨,讓更多的天中人為自己的歷史而自豪。
范云(公元451~503年),字彥龍,南鄉舞陰(今河南泌陽縣西北)人,南朝文學家。范縝堂弟。是晉平北將軍范汪六世孫,其父范抗,曾為郢府參軍。
史書上說,范云六歲時就隨其姑父袁叔明讀《詩》,“日誦九紙”。八歲時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談,范云從容對答,即席作詩,揮筆而成。殷琰大為驚奇,拍著范云的后背說,這孩子精神秀朗而勤于學,將來一定是個相才啊!
可以說,范云從小就是一個幸運兒,一生也基本沒遇到過太多坎坷。成年后不久就早早入南齊竟陵王蕭子良幕中,為“竟陵八友”之一。齊武帝永明十年(公元492年),他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稱賞。從北魏還朝,遷零陵內史,又為始興內史、廣州刺史。蕭衍代齊建梁,范云因立朝擁帝有功被任命為侍中,遷散騎常侍、吏部尚書,再遷尚書右仆射、霄城縣侯。天監二年(公元503年)病故,享年五十三歲。范云病故后,梁武帝蕭衍聞訊痛哭流涕,即日御駕臨殯??芍^備受寵幸,顯赫終生。死后追贈侍中、衛將軍,賜謚曰文。
不過,今天要講的不是范云官運亨通位高權重,而是要說說他在歷史文壇上的地位與貢獻。
首先說一下“竟陵八友”,南北朝齊永明年間,有一大群文人雅士集合于竟陵王蕭子良左右,形成了一個文學群體,他們彼此吟詠唱和,縱論天下詩文,遂在當時的社會中形成了一股聲勢浩大的文學潮流。該團體歷史上有名字記載的就有六七十人,其中還包括有汝南名士周颙和范云的堂兄《神滅論》的作者范縝。當然,這其中最有名的還是高祖(蕭衍)與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云、任昉、陸倕八人,號曰“八友”。又因為他們聚會的地點是在竟陵王蕭子良的西邸別墅里,所以史稱“竟陵八友”。這些人中,尤以沈約、謝朓、范云、任昉、王融文學成就最高,是當時公認的文壇領袖。
而范云最突出的貢獻就是他的五言詩,本文開篇所錄《別詩》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并且在范云流傳至今的42首詩中,有41首是五言詩。所以,后人常稱范云為流風回雪范五言。
試錄:《送別詩》
東風柳線長,送郎上河梁。
未盡樽前酒,妾淚已千行。
不愁書難寄,但恐鬢將霜。
空懷白首約,江上早歸航。
《答何秀才詩》
少年射策罷,擢第云臺中。
已輕淄水耋,復笑廣州翁。
麟閣佇讎校,虎觀遲才通。
方見雕篆合,誰與畋漁同。
待爾金閨北,予藝青門東。
《答句曲陶先生詩》
終朝吐祥霧,薄晚孕奇煙。
洞澗生芝草,重崖出醴泉。
中有懷真士,被褐守沖玄。
石戶棲十秘,金壇謁九仙。乘鹓方履漢,轡鶴上騰天。《贈張徐州謖詩》田家樵采去,薄暮方來歸。還聞稚子說,有客款柴扉。儐從皆珠玳,裘馬悉輕肥。軒蓋照墟落,傳瑞生光輝。疑是徐方牧,既是復疑非。思舊昔言有,此道今已微。物情棄疵賤,何獨顧衡闈?恨不具雞黍,得與故人揮。懷情徒草草,淚下空霏霏。寄書云間雁,為我西北飛。
關于范云詩歌在歷史上的地位,很多古人都有評論,歷史上第一部詩論鐘嶸《詩品》便用清便宛轉、如流風回雪來形容范云的詩歌之特點。明許學夷《詩源辯體》言范云五言在齊梁間聲氣獨雄,可見推崇之盛。至于對后世的影響,從很多詩家的字里行間便可知曉。
例如杜甫《解悶十二首》之一
沈范早知何水部,
曹劉不待薛郎中。
獨當省署開文苑,
兼泛滄浪學釣翁。
又:《別張十三建封》(節選)
范云堪晚友,嵇紹自不孤。
擇材征南幕,湖落回鯨魚。
唐·楊巨源《寄中書同年舍人》(節選)
晴明紫閣最高峰,
仙掖開簾范彥龍。
五色天書詞煥爛,
九華春殿語從容。
唐·李端《送雍郢州》
厭郎思出守,遂領漢東軍。
望月逢殷浩,緣江送范云。
劉禹錫《寄楊八拾遺》
洛陽本自宜才子,
海內而今有直聲。
為謝同僚老博士,
范云來歲即公卿。
不僅如此,范云對中華文化的貢獻還體現在中華成語當中。成語“忘年之交”便與他有關,此成語出自《南史·何遜傳》:“弱冠州舉秀才,南鄉范云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大意是,(山東人何遜)年紀輕輕就在州舉考試中了秀才,南鄉范云看到其對策非常欣賞,盡管年事已高,德高望重,但愛才心切的范云依然不顧身份與地位懸殊,和這個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后生交上了朋友。因此,成就了一樁文壇佳話,也為后人樹立了一個愛護人才的榜樣。
另一個中華成語也和范云有關,那就是“生死之交”。或許有人會問,這個成語不是說三國時劉、關、張桃園結義嗎?其實不然,這則成語真正來源系出自南朝齊、梁間著名詩人任昉的一首詩。
《出郡傳舍哭范仆射詩》其一(節選)
平生禮數絕,式瞻在國楨。一朝萬化盡,猶我故人情。待時屬興運,王佐俟民英。結歡三十載,生死一交情。
這首詩是任昉得知他的好友范云突然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絕,當即寫下的悼亡詩三首之一。“結歡三十載,生死一交情”則是生死之交的真正出處。
所以,當我們仰望天空,遙想先輩,就不難理解古人對范云這位詩人的推崇與膜拜。借此,不妨再錄一首李商隱的詩以敬之。
李商隱《漫成三首》之一
不妨何范盡詩家,
未解當年重物華。
遠把龍山千里雪,
將來擬并洛陽花。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