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縣要素集聚打造農業硅谷
摘要:建成“四個基地”“六個中心”(國內一流的花生標準化生產基地、企業高度集群的花生食品精深加工基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基地、花生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和花生良種繁育中心、花生加工研發中心、花生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花生產業雙創孵化中心、花生產品電商物流中心、花生文化展覽展示傳播中...
本報訊(記者 楊軍民 通訊員 高萬寶 胡瑞琪)近兩年來,正陽縣強抓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機遇,圍繞花生“吃干榨凈”,積極創品牌、推改革,延伸產業鏈、提高價值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該縣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成了農業的高效示范田、要素集聚的農業硅谷,引來了全國120個縣區市前來學習。
創新“三個模式”,高標準夯實現代農業基礎。2017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準創建62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正陽縣獲得創建資格。該縣創造了“六統一模式”。園內建設高標準良田,統一供種、統一栽培、統一技術、統一供肥、統一管理、統一回收的“六統一模式”,提高農戶種植花生的質量和效益。“土地流轉模式”。采取土地托管和土地入股分紅,標準化生產,土地規模經營,并分別畝均節支增收200元和保底分紅800元。“智慧農業模式”。建設智慧農業“五大工程”(安全追溯監管信息工程、花生產業投入品減量化示范工程、物聯網集群示范工程、可溯源電子商務示范及品牌文化工程和智慧農業虛擬展示中心示范工程),實現產品可追溯。
推行“四個舉措”,高效率破解產業發展難題。出臺政策。先后印發正陽產業園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加快花生食品加工企業發展意見、農業人才引進辦法、正陽縣創建國家產業園優惠政策等文件,出臺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招大引強。君樂寶、魯花兩個CCTV國家品牌計劃企業落戶正陽,花生油、休閑食品、花生飲料、花生蛋白、花生保健食品加工企業達到30家。科技引領。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花生首席專家張新友等6個體系的60多名專家學者,成立首個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成果轉移轉化中心,轉化27項科技成果。破解難題。破解土地難題,為花生產業發展的企業和農民合作社提供建設用地3800多畝。破解金融難題,采取“政府投入+社會資本+銀行”的方法,為園內投資68億元。
明確“五個方向”,高質量引領應用推廣高地。規模化。園內17萬畝種植花生98%,帶動全縣88.6%農民種植花生170萬畝,輻射周邊省、市、縣種植花生近1000萬畝。集約化。建成“四個基地”“六個中心”(國內一流的花生標準化生產基地、企業高度集群的花生食品精深加工基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基地、花生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和花生良種繁育中心、花生加工研發中心、花生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花生產業雙創孵化中心、花生產品電商物流中心、花生文化展覽展示傳播中心),形成雙百億級產業集群。循環化。圍繞花生“吃干榨凈”,成立“花生秸稈秧行”和中國花生秸稈電商交易平臺,用花生秸稈養牛羊,糞污生產有機肥,花生殼種植食用菌,并開發花生葉茶、花生殼枕頭等,花生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100%。機械化。花生機械生產企業38家,獲得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09項,年產花生生產機械6萬多臺,實現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并銷售全國各地,出口到“一帶一路”國家。品牌化。“正陽花生”獲得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被評為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一縣一品”品牌扶貧農產品。正陽被評為“一縣一業”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典型縣,被命名為中國花生之都、中國富硒花生產業化基地縣、中國(國際)花生產品交易中心。
2018年產業園產值34億元,園內人均純收入約1.6萬元,比全縣人均收入高出38%。全縣花生實現雙百億目標,花生綜合收入達到148億元,花生品牌價值突破100億元。河南省縣域經濟排序由2016年的89位上升到2017年的62位,上升27位。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