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核事業,他用生命書寫無私奉獻
摘要:3、做實驗,林俊德更是精細把關。一年300多天,他幾乎都在大漠戈壁、試驗場區度過,艱辛不言而喻。這是彌留之際,林俊德最后的交代。今年,天上多了顆‘南仁東星’,全軍英模掛像里多了林俊德和張超兩位同志……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
1、1964年10月16日15時,羅布泊一聲巨響,蘑菇云騰空而起。作為爆炸力學方面的技術骨干,時年26歲的林俊德參加了“爭氣彈”核試爆炸任務。他發明的“林氏”壓力自記儀,在我國第一顆核爆實驗中首戰立功。自此,作為功勛裝備,它應用于各種高尖端武器試驗之中,出現在試驗場的各個角落。
2、為了拿到第一手資料,每次場區實驗,林俊德總是盡可能地離炸點近點、再近點。一次在野外搞實驗,爆炸物等了好久都沒響。對講機中,只聽他大聲命令:“你們都不要動,我來弄。”便匍匐向前,迅速拆除引信,排除險情。每次他都把危險留給自己。
3、做實驗,林俊德更是精細把關。一次,某技術研究需要制作鋼絲網筒,到底是用1毫米還是2毫米的鋼絲、中間留多大空隙?為了這個技術細節,林俊德和課題組成員跑了十幾個商店,逐一比較。有人不解,林俊德嚴肅地說:“不要小看這些細節,搞科學就要一絲不茍,差一丁點兒都可能功虧一簣。”
4、從原子彈到氫彈、從大氣層核試驗到地下核試驗,林俊德始終瞄著最前沿、最難啃、最急需的課題攻堅克難,爭分奪秒,馬不停蹄。一年300多天,他幾乎都在大漠戈壁、試驗場區度過,艱辛不言而喻。
5、2012年2月,林俊德院士向馬蘭基地領導匯報工作,司令員發現他神色憔悴、身體消瘦,勸他進行全面體檢。在領導和家人多次催促下,林俊德赴北京看病,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
6、面對猝不及防的重大變故,他沒有慌,更沒有亂。此時,他想到的是手頭上已到關鍵時刻的國防重大科研項目還未完成。為了科研工作,搶時間完成任務,林俊德先后拒絕了北京301醫院和西安唐都醫院的手術和化療方案。
7、從5月4日發現病情,到5月31日去世,林俊德度過了28個艱難而非凡的日日夜夜。特別是入住西安唐都醫院生命的最后8天里,他數次下病榻,幾度在電腦前向學生交代他的重大國防尖端科研思路和已有成果;而對妻子兒女和家人,他卻沒有留下一句話。
8、“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馬蘭精神,使我們贏得了國家和人民的尊重,這是我們的傳家寶,千萬不能丟。”這是彌留之際,林俊德最后的交代。
9、林俊德為了鑄造大國重器,為了中國國防事業,隱姓埋名扎根于新疆羅布泊戈壁大漠核試驗基地馬蘭,長達52年,直到生命終結。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深情地說:“此時此刻,我特別要提到一些閃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顆‘南仁東星’,全軍英模掛像里多了林俊德和張超兩位同志……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
責任編輯:吳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