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聯結抱團發展 李崗村梨樹結出“黃金果”
摘要:利益聯結創新合作社帶貧模式 李崗村是2018年脫貧攻堅的貧困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付莊鄉黨委政府樹立“扶貧抓產業,產業抓合作社”的理念,因勢利導,利用該村種植梨的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并支持村民們成立了泌陽縣聯誼林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引導貧困戶加入合作社,以合作社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利益聯結抱團發展
李崗村梨樹結出“黃金果”
部分貧困戶通過種植梨樹實現脫貧
□全媒體記者 王建成
本報訊 “先吃個梨,嘗嘗口感咋樣?”近日,在自家梨園地頭,泌陽縣付莊鄉李崗村的李成穩熱情地與顧客打招呼。
“中,這梨真好吃,我要幾箱。”顧客很爽快地說。
“別著急,天這么熱,先吃點解解渴。這幾箱梨是客戶訂的,剛從樹上摘下來,你們先拉走,我一會兒再給他們摘。”李成穩邊說邊打開箱子讓顧客看。
“這幾箱我全要了。”顧客付了錢。拿著幾張“紅票票”,李成穩臉上的笑容格外燦爛。
今年49歲的李成穩和妻子都是殘疾人,他家也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在鄉、村、組干部的幫助下,他靠種植黃金梨,不僅脫了貧,還逐漸過上了小康生活。他逢人就說:“現在政策這么好,脫貧不能光靠政府,只要好好干,脫貧致富不是難事兒。”
在李崗村,靠種植梨樹脫貧致富的貧困戶不在少數。種植梨樹已成為該村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特色產業。
李崗黃金梨甜得心兒醉
走進種植大戶李玉淮家的梨園,記者看到,一棵棵梨樹長得很粗壯,稍不注意,掛滿枝頭的梨就會碰到頭。
“我們的梨樹施的是有機肥和農家肥,結出的梨核小肉多,皮薄汁多,含糖度高,吃起來又酥又脆。”說起種植梨樹,年近七旬的李玉淮老人滿臉的自豪。他告訴記者,他在村里最早種植梨樹。10年前,他從西華引進了黃金梨品種,種植后發現,村里的土壤非常適合種植梨樹,結的梨又大又好吃。村民看他收入多了,也開始種植梨樹。后來,村民又引進了圓黃梨、早酥紅梨等幾個品種,品質都非常好。
“付莊歸來不吃梨”“李崗黃金梨甜得心兒醉”……李崗村黨支部書記趙璽告訴記者,這是在泌陽縣流行的順口溜,意思是付莊鄉的梨好吃,吃后就不想吃其他地方出產的梨了,而在付莊,種植面積最大、品質最好的便是李崗村的梨。
利益聯結創新合作社帶貧模式
李崗村是2018年脫貧攻堅的貧困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付莊鄉黨委政府樹立“扶貧抓產業,產業抓合作社”的理念,因勢利導,利用該村種植梨的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并支持村民們成立了泌陽縣聯誼林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引導貧困戶加入合作社,以合作社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管理好的,一畝梨園結的梨能賣10000多元錢。種幾畝梨園,靠賣果子,脫貧不成問題。”合作社負責人之一李玉淮告訴記者,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脫貧都不成問題。
“利益聯結,抱團發展。”李崗村包村干部,鄉人大主席王春雷告訴記者,合作社采取統一管理、施肥、用藥、銷售方式,有效確保了黃金梨的產品質量,已獲得有機轉換認證證書。目前,全村有黃金梨種植面積30公頃,其中聯誼林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占13.53公頃。
該合作社共帶動貧困戶41戶,累計為貧困戶分紅10多萬元,部分貧困戶已通過種植黃金梨實現了穩定增收脫貧。
付莊鄉黨委書記賈清化告訴記者,下一步,鄉里將發揮合作社的帶動作用,引導村民種植梨樹,擴大種植規模,暢通銷售渠道,讓農民增產增收。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